《中国药典》:越鞠丸

《中国药典》:越鞠丸 【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涩、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远志酊

《中国药典》:远志酊 【性状】为棕色的液体。 【炮制】取远志流浸膏200ml,加60%乙醇使成1000ml,混合后,静置,滤过,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元胡止痛片

《中国药典》:元胡止痛片 【炮制】上二味,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白芷与延胡索粉碎成粗粉,用三倍量的60%乙醇浸泡24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二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玉真散

《中国药典》:玉真散 【性状】本品为黄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麻辣。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 或遵医嘱。外用,取适量敷于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二至丸

《中国药典》:二至丸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 【炮制】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g及水适量,与上述粉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痛经丸

《中国药典》:痛经丸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益母草、茺蔚子、丹参和熟地黄25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其余红花等十二味及熟地黄75g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枇杷叶膏

《中国药典》:枇杷叶膏 【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 【炮制】取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加热溶化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益元散

《中国药典》:益元散 【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益心酮片

《中国药典》:益心酮片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涩、微苦。 【炮制】取山楂叶,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减 …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通关散

《中国药典》:通关散 【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瓶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白僵蚕(炒.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