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控涎丹,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本方又名“子龙丸”,由十枣汤衍化而来。,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1.5~4.5克,每日或隔日服1次,临卧时用生姜汤送服。,  【功效】祛痰逐饮。,  【组成甘遂大戟、白芥子。,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结核性胸腔积液、食道癌术后胸腔积液等病症。,  【主治】主治水饮痰涎停于胸胁,胁肋疼痛,舌苔黏腻,脉弦或滑。,  1.高脂血症:应用控涎丹治疗高脂血症30例,5日为1个疗程,1个月后再服第2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与吉非贝齐治疗30例作对照,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TC、T克,升高HDL – C,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陕西中医》2006年第7期),

  【方剂名】控涎丹,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本方又名“子龙丸”,由十枣汤衍化而来。

  【组成甘遂大戟、白芥子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1.5~4.5克,每日或隔日服1次,临卧时用生姜汤送服。

  【功效】祛痰逐饮。

  【主治】主治水饮痰涎停于胸胁,胁肋疼痛,舌苔黏腻,脉弦或滑。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结核性胸腔积液、食道癌术后胸腔积液等病症。

  1.高脂血症:应用控涎丹治疗高脂血症30例,5日为1个疗程,1个月后再服第2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与吉非贝齐治疗30例作对照,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TC、T克,升高HDL – C,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陕西中医》2006年第7期)

  2.结核性胸腔积液:84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常规给予抗结核化学治疗,胸腔穿刺抽液,适当输液及支持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控涎丹治疗,隔日1次。疗程均为2周。以2周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胸片及胸腔B超示胸腔积液消失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5%,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第7期)

  3.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采用控涎丹原方鼻饲食管癌术后胸腔积液患者。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及腹泻程度,每日1次,每次1.0~2.5克;或每日2次,每次1.0克,疗程15日,每周进行X光胸透或摄片1次,12例患者均在1个疗程内治愈,治愈率100%,最快的1周内胸腔积液即完全吸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第6期)

  【方解】本方大戟荡涤脏腑曲道之水饮痰毒、恶血,甘遂破�Y坚积聚,利水谷道,遂、戟配伍,峻逐痰饮水湿,兼入血分,消�Y化瘀;白芥子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宋·陈言谓:“控涎丹专为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而设。”只要掌握好用量,择证无误,其疗效安全可靠。体气虚弱者应当慎用。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脂肪瘤、颈淋巴结结核、骶髂关节炎、颈椎病、慢性前列腺炎、神经性呕吐症、慢性腹泻、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证属水饮痰涎停滞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方中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苷、杏仁酶等成分,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

  【方歌】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涤痰涎力不差。


控涎丹,控涎丹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