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u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现代炮制方法】, 1、麦芽:取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水浸泡六七成透,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厘米时,取出干燥。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古代炮制方法】晋代有熬(炒)令黄香(《肘后》)的方法。唐代用微炒(《千金》)、炒黄(《外台》)等法。宋代亦微炒黄(《圣惠方》)。元代有焙法(《活幼》)。明代有巴豆炒(《普济方》)、发芽(《品汇》)、炒熟(《宋氏》)、煨(《景岳》)等炮制方法。清代有炒黑(《得配》)、炒焦(《害利》)的方法。, 3、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声,表面呈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2、炒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麦芽呈梭形,长8~12毫米,宽3~4毫米;表面淡黄色。一端有幼芽淡黄色,皱缩或脱落,下端有纤细而弯曲的须根数条;质硬,破开内有黄白色大麦米一粒,粉质;气微,味微甘。炒麦芽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偶见焦斑,有香气。焦麦芽表面焦褐色或焦黄色,有焦香气。,
【药材来源】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u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古代炮制方法】晋代有熬(炒)令黄香(《肘后》)的方法。唐代用微炒(《千金》)、炒黄(《外台》)等法。宋代亦微炒黄(《圣惠方》)。元代有焙法(《活幼》)。明代有巴豆炒(《普济方》)、发芽(《品汇》)、炒熟(《宋氏》)、煨(《景岳》)等炮制方法。清代有炒黑(《得配》)、炒焦(《害利》)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麦芽:取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水浸泡六七成透,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厘米时,取出干燥。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2、炒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3、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声,表面呈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麦芽呈梭形,长8~12毫米,宽3~4毫米;表面淡黄色。一端有幼芽淡黄色,皱缩或脱落,下端有纤细而弯曲的须根数条;质硬,破开内有黄白色大麦米一粒,粉质;气微,味微甘。炒麦芽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偶见焦斑,有香气。焦麦芽表面焦褐色或焦黄色,有焦香气。
【质量标准】麦芽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出芽率不得少于85%。炒麦芽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4.0%。焦麦芽水分不得过10.0%。
【炮制目的】麦芽味甘,性平。归脾经、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功能。
生麦芽消食和胃,通乳。用于消化不良,乳汁郁积,乳癖。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性偏温而味甘微涩,消食化滞,止泻,用于食积不 消,脘腹胀痛,泄泻。
【应用选择】
1、生用
(1)消化不良:可与谷芽、山楂、白术、陈皮等同用,治一般消化不良,对米、面积滞或果积(食水果过多而致消化不良)有化积开胃作用,如小儿消食方(《中药临床应用》)。食积化热者尤宜生用。
(2)乳癖:可与橘叶、陈皮、柴胡、香附、丝瓜络等同用,能疏肝气,消癖块,可用于肝郁气滞,痰阻乳络,乳房结块,形如鸡卵,可以推动,皮色不变,无明显疼痛,或略感胀痛。
2、制用
(1)炒麦芽
①饮食停滞:可与山楂、神曲(麸炒)等同用,治脾胃不和,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具有调和脾胃,消食化积的作用,如大山楂丸(《北京市中药成药选方集》)。若小儿乳积不消,时时吐乳,单味炒麦芽煎服即效。
②中虚食少:若脾胃虚弱,食少难消,脘腹胀闷,可与人参、白术(炒)、茯苓(去皮)、神曲(炒)、砂仁等配伍,具有健脾和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如健脾丸(《准绳》)。
③回乳:妇女产后无儿食乳,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可用本品大剂量(60~120克)煎服,或用炒麦芽15克为末,开水送服,效果明显。若产妇无儿食乳,乳房肿胀,坚硬疼痛难忍,则可与四物汤合用,并配合皮硝外敷以软坚散结,如回乳四物汤(《疡医大全》)。
(2)焦麦芽
①食积泄泻:常与焦山楂、焦神曲、陈皮、茯苓等同用(即三仙散加味),能消食化积,和中止泻,可用于饮食停滞,大便泄泻,腹中肠鸣,胸脘痞满。
②脾虚泄泻: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炮姜、乌梅炭等同用,能补气益脾,和中止泻,用于脾胃虚寒,运化无权,大便溏泄。
【现代研究】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脂肪、磷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酶的活性有显著差别。长出芽叶者酶的活性为1:7~1:10,而无芽叶者酶的活性仅为1:3~1:5。前者乳酸含量为0.8%~1.0%,而后者乳酸含量为0.5%~0.75%。以淀粉酶为指标,对麦芽发芽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麦芽的长度与酶的活性有关,不同长度麦芽的淀粉酶活性各不相同。最佳发芽长度应为麦粒
本身长度的0.7~0.85倍,发芽要求均匀,发芽率在95%以上,长度为0.5~1厘米的应占80%以上,露头芽在5%以下,另外淀粉酶应在300个糖化力单位以上为佳。
近年对麦芽炒制工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淀粉酶为指标。认为麦芽助消化作用与其所含的淀粉酶有密切关系,炒后对淀粉酶影响严重。对不同炮制品分解淀粉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为生麦芽作用最强,炒焦品作用很弱或已失去药用价值;同时麦芽粉剂较煎剂作用强,故主张用生品研末服最佳,亦可用微炒品研末服用,应用炒焦品煎汤服是不合理的。与之相反,有人认为不能把淀粉酶作为起消化作用的主要物质,还应注意到麦芽中可能有调整机体自身消化功能,从而达到消食目的之物质及维生素B、乳酸等。还有人提出,麦芽炒焦的作用机理是利用焦香和本身的淀粉促进胃液分泌,故不能轻易断定淀粉酶为主要消化物质,从而否定焦麦芽和煎剂等的作用。有人既认为淀粉酶是麦芽中助消化物质,受热易破坏,但也提到了乳酸是麦芽消导成分之一,麦芽随炒制程度增高,其乳酸量相应增加。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是动物β-淀粉酶(包括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激活剂。近期实验研究表明,炒麦芽提取物中有大量硝酸钙和少量氯化钠,提取物不但对胰淀粉酶有激活作用,对唾液淀粉酶也有激活作用。麦芽经炒制和水煎处理,虽然所含淀粉酶失去活性,其中动物。一淀粉酶的激活剂还存在,能激活消化道中β-淀粉酶,从而促进淀粉类食物的消化。炒麦芽含药血清对垂体瘤细胞增殖有一定影响,低剂量短期培养促进垂体瘤细胞增殖,高剂量长期培养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
【附】
1、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麸炒、砂烫、蒸制等。
2、文献摘录“半两,巴豆三十七个,去皮心,同麦蘖炒,令麦蘖紫色,去巴豆不用,以蘖为末”(《准绳》)。“取其体轻性锐,轻可去实,锐能消散,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面食积滞……又能行上焦滞血,若……产后新儿饮乳,乳房胀痛,以麦芽二两炒香研末去皮,分四服立消”(《辨义》)。
【总结】麦芽从晋代有炮制记载以来,历代都以炒法为主,但炒制程度却不相同,有微炒、炒黄、炒熟、炒焦、炒黑、炒炭之分。炒黄、炒焦是现今的主要炮制方法。所以现在的炮制方法基本上是沿用的古代方法。
为了证实麦芽炒制是否合理,近年虽然作了一些实验研究,但因研究指标始终局限于淀粉酶,所以实验结果对麦芽炒制都是持否定意见,忽视了生、炒、焦三种炮制品的特点和在临床上的确实疗效。近期研究发现,麦芽经炒制和水煎处理仍存在着动物β-淀粉酶激活剂,能较好地说明炒麦芽的助消化作用,拓宽了研究麦芽炮制的思路和方法,也证实了某些人提出的不能单纯用淀粉酶来解释炒麦芽是正确的。但现有的研究仍局限于助消化作用的研究,尚须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
在临床应用上,生麦芽疏肝解郁作用可靠,尤其是对妇女肝郁型的多种疾病,在方中加入生麦芽均有良效。又因生品作用较强,故食积较甚和肝气郁滞的乳癖均以生品为佳。但生品也能“削气”,炒后药性缓和,故凡兼有脾虚者宜炒用,消食而不致克伐胃气。炒焦后兼有涩性,故消食的同时兼能止泻。至于麦芽生用催乳,炒用回乳之说实不足信,实际上麦芽生用、炒用均能回乳。又有大剂量回乳,小剂量催乳之说,但亦不足为凭,只是大剂量回乳作用明显,小剂量作用差。对乳汁缺少的妇女,即使小剂量的麦芽.亦无催乳作用,可能反而有回乳作用。曾见一妇女乳少,一医生在方中用麦芽五钱(约15克),导致乳汁全无。故中医药书籍告诫哺乳妇女忌用是正确的。
麦芽炮制方法,麦芽炮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