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现代炮制方法】,  1、芡实: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硬壳。用时捣碎。,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蒸后晒干去皮取仁(《食疗》)的方法。宋代仍为蒸法(《济生方》)。明代则用炒制(《景岳》)和防风汤浸(《纲目》)的方法。清代仍沿用炒法(《说约》),并有“甘平炒温”(《正义》)的记述。,  3、麸炒芡实:取麦麸撒人热锅内,用中火加热,待麦麸冒烟时,投入净芡实,拌炒至表面呈微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用时捣碎。芡实每100千克用麸皮10千克。,  2、炒芡实:取净芡实,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淡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芡实呈类球形,多为半球形破粒,完整者直径5~8毫米;表面有红棕色类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炒芡实表面淡黄色至黄色,偶有焦斑。麸炒芡实表面微黄色或黄色,略有香气。,

  【药材来源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蒸后晒干去皮取仁(《食疗》)的方法。宋代仍为蒸法(《济生方》)。明代则用炒制(《景岳》)和防风汤浸(《纲目》)的方法。清代仍沿用炒法(《说约》),并有“甘平炒温”(《正义》)的记述。

  【现代炮制方法

  1、芡实: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硬壳。用时捣碎。

  2、炒芡实:取净芡实,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淡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3、麸炒芡实:取麦麸撒人热锅内,用中火加热,待麦麸冒烟时,投入净芡实,拌炒至表面呈微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用时捣碎。芡实每100千克用麸皮10千克。

  【饮片性状】芡实呈类球形,多为半球形破粒,完整者直径5~8毫米;表面有红棕色类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炒芡实表面淡黄色至黄色,偶有焦斑。麸炒芡实表面微黄色或黄色,略有香气。

  【质量标准】芡实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0%。麸炒芡实水分不得过10.0%。

  【炮制目的】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经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

  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炒后性偏温,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适用于纯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清炒芡实和麸炒芡实功效相似,均以补脾固涩力胜。主要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亦可用于脾虚带下。

  【应用选择

  1、生用

  (1)遗精:可与莲须、龙骨、乌梅肉、山药等同用,能补肾涩精,用于梦遗漏精,如玉锁丹(《杨氏家藏方》)。

  (2)白浊:《摘元方》分清丸,用芡实粉与白茯苓粉同用,黄蜡化蜜和丸,盐汤送服,治浊病,有补益脾肾,分清去浊的作用。

  (3)带下:常与党参莲子肉、艾叶(炒焦)、附子补骨脂等同用,治脾肾两虚,带下稀白,久下不止,面色无华,食少纳呆,腰酸膝软等,如参莲艾附汤(《中医妇科治疗学》)。若湿热带下,黄稠而臭,可与黄柏土茯苓车前子、生苡仁、椿根皮等同用,有清热利湿止带之功。

  2、制用

  (1)脾虚泄泻:常与人参白术升麻、煨肉蔻、炒薏苡仁等同用,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有补脾益气,涩肠止泻的作用,如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

  (2)肾虚滑精:常与锁阳巴戟天(制)、补骨脂(盐炒)、牡蛎(煅)、熟地黄等同用,能温肾固精,用于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如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

  【

  1、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土炒、盐水浸蒸等。

  2、文献摘录“入涩精药,有连壳用者”(《大法》)。“甘平炒温”(《汇纂》)。

  【总结】芡实的炮制方法简单,始用蒸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去壳,兼为熟用。明代才有炒法,近代发展了麸炒,个别地区还有土炒、盐制的方法。但目前主要的炮制方法是麸炒和清炒。土炒虽仅个别地区用,但对增强芡实补脾止泻的功效似有一定作用。

  芡实在临床上用于遗精和带下,不必过于拘泥于生用与炒用,应根据生、炒品的特点和用药目的及处方的组合情况而定。清炒品和麸炒品功用一致,用清炒或麸炒多属地区习惯。但一般脾虚泄泻可选麸炒品;精关不固的滑精不止可选用清炒品。


芡实炮制方法,芡实炮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