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鹅内金
出处:
《四川中药志》
实际拼音:
é Nèi Jīn
来源:
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
性状:
干燥的鹅内金,为圆片状或破碎的块片,直径约3厘米,厚约1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无光泽,边缘略向内卷,边上有齿状短裂纹。质坚而脆。气腥。
功能主治:
健脾止痢,助消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
《中华本草》:鹅内金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实际拼音:
é Nèi Jīn
英文名:
Membrane of Goose Gizzard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鹅的砂囊内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鹅时取出砂囊即肫,剖开后剥下内壁,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
资源分布: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碟状或破碎成片块状,厚约1mm,表面黄棕或黄褐色,平滑,无肖泽,边缘略向内卷,边上有齿状短裂纹。质坚而脆。气腥,味微苦。
炮制:
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
性味:
甘;平;涩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泻痢;疳积;遗精遗尿;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症瘕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g;煎汤,5-10g。
,鹅内金的出处,鹅内金的别名,鹅内金的处方,鹅内金的来源,鹅内金的原形态,鹅内金的生境分布,鹅内金的栽培,鹅内金的制法,鹅内金的性状,鹅内金的化学成分,鹅内金的药理作用,鹅内金的毒性,鹅内金的鉴别,鹅内金的含量测定,鹅内金的炮制,鹅内金的性味,鹅内金的归泾,鹅内金的功能主治,鹅内金的用法用量,鹅内金的注意事项,鹅内金的规格,鹅内金的贮藏,鹅内金的制剂,鹅内金的复方,鹅内金的各家论述,鹅内金的临床应用,鹅内金的备注,,鹅内金,出处,别名,处方,来源,原形态,生境分布,栽培,制法,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鉴别,含量测定,炮制,性味,归泾,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制剂,复方,各家论述,临床应用,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