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石荠

拉丁文名

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et H. W. Li

别名

鬼香油、小鱼仙草、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土荆芥、野香茹、热痱草、香草、野芥菜

道地产区

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石荠苧,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苧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et H. W. Li的全草。具有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痔血、血崩、热痱、湿疹、肢癣、蛇虫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

主治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痔血、血崩、热痱、湿疹、肢癣、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5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体虚感冒及孕妇慎用。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皂甙、鞣质5%和挥发油0.57-3.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l-侧柏酮75%、d-香桧烯11%、d-柠檬烯8%、α-石竹烯、水芹烯等。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疮疥,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2、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疮毒,止蛇咬、蜂螫,取叶擦之。

3、《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4、《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5、《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6、《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7、《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8、《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感冒:石荠苧全草9-15g,白菊花9-15朵。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2、治暑热:石荠苧60g,黄花蒿30g,竹叶心15g,白糖适量。水煎服。(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

3、治痢疾里急后重:石荠苧45g。捣绞汁,调乌糖服。(《泉州本草》)

4、治鼻出血:狭叶荠苧鲜叶,揉烂,塞鼻孔。(《成都中草药》)

5、治痔瘘下血:鲜石荠苧45-60g。捣绞汁,调开水服。(《泉州本草》)

6、治湿疹,脚癣:石荠苧全草一握。煎汤浴洗。(《福建民间草药》

7、治痱子:石荠苧全草,煎水洗,或嫩叶搓烂,揉擦患处。(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

8、治毒蛇咬伤:石荠苧干品60g。泡酒500ml,每次服10-15ml,每日2-3次。外用鲜品捣敷。(《红河中草药》)

9、治蜈蚣咬伤:石荠芋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

主治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痔血、血崩、热痱、湿疹、肢癣、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5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体虚感冒及孕妇慎用。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皂甙、鞣质5%和挥发油0.57-3.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l-侧柏酮75%、d-香桧烯11%、d-柠檬烯8%、α-石竹烯、水芹烯等。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疮疥,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2、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疮毒,止蛇咬、蜂螫,取叶擦之。

3、《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4、《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5、《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6、《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7、《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8、《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感冒:石荠苧全草9-15g,白菊花9-15朵。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2、治暑热:石荠苧60g,黄花蒿30g,竹叶心15g,白糖适量。水煎服。(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

3、治痢疾里急后重:石荠苧45g。捣绞汁,调乌糖服。(《泉州本草》)

4、治鼻出血:狭叶荠苧鲜叶,揉烂,塞鼻孔。(《成都中草药》)

5、治痔瘘下血:鲜石荠苧45-60g。捣绞汁,调开水服。(《泉州本草》)

6、治湿疹,脚癣:石荠苧全草一握。煎汤浴洗。(《福建民间草药》

7、治痱子:石荠苧全草,煎水洗,或嫩叶搓烂,揉擦患处。(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

8、治毒蛇咬伤:石荠苧干品60g。泡酒500ml,每次服10-15ml,每日2-3次。外用鲜品捣敷。(《红河中草药》)

9、治蜈蚣咬伤:石荠芋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鉴别

1、茎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稍现层纹,有1-3(-5)细胞的非腺毛,长80-148(-200)μm,基部直径16-32μm,壁上有疣状状突起:尚有少数单细胞头的小遥毛。

2、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有角质层纹理;单细胞非腺毛长24-28μm,短圆锥形。上、下表面叶脉上约有1-4细胞的非腺毛,长45-300μm,外壁有疣状突起;另有单细胞头小腺毛及多细胞关腺鳞,下表面遥鳞很多。

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20-60cm,表面有下曲的柔毛。叶多皱缩,展闰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4cm,宽0.8-2cm,边缘有浅锯齿,叶面近无毛面具黄褐色腺点。可见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的假总状花序,花多脱落,花萼宿存。小坚果类球形,表皮黄褐色,有网状凸起的皱纹。气清香浓郁,味辛、凉。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石荠苧属植物石荠苧。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茎直立,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16m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5cm,宽0.9-1.7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疏短柔毛,密布凹陷腺点。轮伞花序2花,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顶生的假总状花序,长2.5-15cm;苞片卵形,长2.7-3.5cm,先端尾状渐尖,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2.5mm,外面被疏柔毛,上唇3齿,卵状披针形,中齿略小,下唇2齿,线形,先端锐尖;花冠粉红色,长4-5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具齿;雄蕊4,后对能育,花药2客观存在,叉开,前对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浅裂。小坚果黄褐色,球形,直径约1mm,具突起的皱纹。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道地产区

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1150m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沟边潮湿地。

,,石荠苧的功能,石荠苧的主治,石荠苧的功效,石荠苧的用法用量,石荠苧的价格,石荠苧的临床应用,石荠苧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