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莲子

石莲子


实际拼音:

Shí Lián Zǐ

别名:

甜石莲、莲实、壳莲子、带皮莲子

来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老熟果实。10月莲子成熟时,割下莲蓬,取出果实晒干;或拾取落入泥中之莲实,洗净晒干。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健脾止泻。用于慢性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1.5~3钱。


《中华本草》:石莲子

实际拼音:

Shí Lián Zǐ

别名:

甜石莲、壳莲子、带皮莲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老熟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h.

采收和储藏:10月间当莲子成熟时,割下莲蓬,取出果实晒干,或干修整池塘时拾取落于淤泥中之莲实,洗净晒干即得。

原形态:

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卵圆状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5-2cm,直径0.8-1.3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平滑,有白色霜粉,先端有圆孔状柱迹或有残留柱基,基部有果柄痕。质坚硬,不易破开,破开后内有1颗种子,卵形,种皮黄棕或红棕色,不易剥离,子叶2枚,淡黄白色,粉性,中心有一暗绿色的莲子心。气微,味微甘,胚芽苦。

炮制:

1.石莲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石莲肉《圣惠方》:”去壳,微炒”、”炒令黄。”《产育宝庆集》:”炒令熟。”《本事方》:”去心。”《普济方》:”捶碎和壳用”。现行,取净石莲子,砸开,去壳及心,取净肉。

性味:

甘;涩;微苦;寒

归经:

脾;胃;心;肺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开胃迸食;清心宁神;涩精止泄。主噤口痢;呕吐不食;心烦失眠;遗精;尿浊;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清湿热生用,清心宁神连心用。

注意事项:

虚寒久痢禁服。

各家论述:

《五杂俎》:”今赵州宁晋具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有娄斛者,其状如铁石,而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叶。食之令人轻身延年,已泻痢诸疾。今医家不察,乃以番莲子代之,苦涩腥气,嚼之令人呕逆,岂能补益乎?”


,石莲子的出处,石莲子的别名,石莲子的处方,石莲子的来源,石莲子的原形态,石莲子的生境分布,石莲子的栽培,石莲子的制法,石莲子的性状,石莲子的化学成分,石莲子的药理作用,石莲子的毒性,石莲子的鉴别,石莲子的含量测定,石莲子的炮制,石莲子的性味,石莲子的归泾,石莲子的功能主治,石莲子的用法用量,石莲子的注意事项,石莲子的规格,石莲子的贮藏,石莲子的制剂,石莲子的复方,石莲子的各家论述,石莲子的临床应用,石莲子的备注,,石莲子,出处,别名,处方,来源,原形态,生境分布,栽培,制法,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鉴别,含量测定,炮制,性味,归泾,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制剂,复方,各家论述,临床应用,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