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柳叶剑

出处:

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实际拼音:

Liǔ Yè Jiàn Jué

别名:

肺痨草、石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Makino[Gymn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去须根及叶柄,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5-35cm。根茎细弱,长而横走,密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2-5cm,或近无柄,与叶片同色或下部稍带褐色,基部疏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近肉质,披针形,长12-30cm,中部宽1-2cm,有时可达3cm,先端长渐尖,向基部渐变狭,常下延全缘,干后稍反卷;中脉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不达顶端,小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囊群线形,多少下陷叶肉,通常在10对以上,由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1200m的山坡树干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

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主尿路感卵;咽喉肿痛;胃肠炎,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一3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痨伤咳嗽。


,柳叶剑蕨的出处,柳叶剑蕨的别名,柳叶剑蕨的处方,柳叶剑蕨的来源,柳叶剑蕨的原形态,柳叶剑蕨的生境分布,柳叶剑蕨的栽培,柳叶剑蕨的制法,柳叶剑蕨的性状,柳叶剑蕨的化学成分,柳叶剑蕨的药理作用,柳叶剑蕨的毒性,柳叶剑蕨的鉴别,柳叶剑蕨的含量测定,柳叶剑蕨的炮制,柳叶剑蕨的性味,柳叶剑蕨的归泾,柳叶剑蕨的功能主治,柳叶剑蕨的用法用量,柳叶剑蕨的注意事项,柳叶剑蕨的规格,柳叶剑蕨的贮藏,柳叶剑蕨的制剂,柳叶剑蕨的复方,柳叶剑蕨的各家论述,柳叶剑蕨的临床应用,柳叶剑蕨的备注,,柳叶剑蕨,出处,别名,处方,来源,原形态,生境分布,栽培,制法,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鉴别,含量测定,炮制,性味,归泾,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制剂,复方,各家论述,临床应用,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