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  【中药名缬草 xiecao

  【别名】满山香、拔地麻、甘松、五里香、小救驾、穿心排草、鹿子松、猫食菜、抓地虎。

  【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Valerianae。

  【药用部位】来源于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L.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有特异香气。茎直立,有纵棱,基部、节上被粗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柄基稍宽呈鞘状,早枯;茎生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3~15,披针形,全缘或疏生2~3浅齿,叶柄短或无。伞房状三出聚伞圆锥花序;花萼退化;花冠初时淡粉红色,后变白色,冠简短,基部一侧有小距状突起,先端5裂;雄蕊3,外露;子房下位,3室,仅l室发育。瘦果扁卵形,顶端约具12条羽状冠毛。花果期6~8月。

  【产地分布】分布于河北、东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多生于山地林缘、山坡、河岸及灌丛中。少数地区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根及根茎,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根茎短粗,顶端留存茎基及纤维状叶柄残基。根多数,圆柱形,长4~15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皱。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或灰黄色,中央絮状而疏松,中央有淡褐色的木心。气特异,味微苦、辛。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甘。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水煎服,或研末,或浸酒;捣敷外用。临床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和癔病及其情绪激动。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实验结果证实了缬草具有镇静安定、抗菌及降温的作用。此外还证实缬草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和保肝作用。

  【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0.5%~2%,油中含异戊酸龙脑酯(bornylisovalerat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另含缬草碱(valerine)、缬草恰碱(chatinine)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缬草素(valepotriatium)等。

  【使用禁忌】体弱阴虚者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缬草6克,水煎服;或缬草30克,浸于白酒150毫升,48小时后分服(本方为1星期量)。(《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胃神经症:缬草、木香吴茱萸各6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腰痛、腿痛、跌打损伤:缬草3克。研末水冲服或加童便冲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癔病:缬草、甘草各9克,大枣5枚。煎服。(《安徽中草药》)

缬草,缬草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