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鳢鱼肠
【拼音名】Lǐ Yú Chán��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
【摘录】《中药大辞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Lǐ Yú Chán��
【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 intestine
【来源】药材基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_,良久即去之。”
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肠,洗净,鲜用。
【原形态】乌鳢,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处沁底的水域,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一冬龄鱼体长可达25cm。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微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中华本草》:鳢鱼肠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炙香外贴;或绵裹纳入肛门。
【摘录】《中华本草》

【功能主治】解毒;驱虫。主痔瘘;下肢溃疡

,中药材鳢鱼肠的来源、处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的详细介绍。,鳢鱼肠,中药材,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