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疏松卷柏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Selaginella effusa Alston

分类学概念出处:Selaginella effusa Alston in J. Bot. (London) 70: 65. 1932, et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5: 291. 1934, et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7 (2): 589. 1951;

异名:


土生或石生,直立,高10-45厘米,无匍匐根状茎或游走茎。根托在主茎的上部下部均有着生,自主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3-10厘米,纤细或较直径,长0.3-1毫米,根多分叉,被毛。主茎自下部开始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或多少“之”字形,禾秆色,茎近方形,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侧枝3-10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规则,主茎上相邻分枝相距2-4厘米,分枝无毛,背腹压扁,主茎在分枝部分中部连叶宽0.4-0.7毫米,末回分枝连叶宽3.3-6毫米。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膜质,表面光滑,边缘非全缘,不具白边。主茎上的腋叶较分枝上的大,卵圆形,基部钝,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状三角形到卵圆形,2.0-3.5毫米× 1.2-2.8毫米,边缘具短睫毛。中叶不对称,主茎上的叶略大于分枝上的,分枝上的中叶斜卵状椭圆形,1.5-3.2毫米×0.6-1.0毫米,接近,叶背呈龙骨状,先端的芒弯曲,先端具芒,芒长0.8-1.6毫米,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非盾状,边缘具睫毛。侧叶不对称,主茎上的较侧枝上的大,侧枝上的侧叶长圆状卵圆形,外展,排列疏或密,2.2-5.0毫米×1.0-2.2毫米,先端近尖,边缘具细齿,下侧基部扩大,强烈覆盖小枝,上侧边缘基部具睫毛,先端具细齿,下侧基部下延,具睫毛,其余部分近全缘。孢子叶穗紧密,背腹压扁,单生于小枝末端,6.0-12毫米×1.5-3.0毫米;孢子叶明显二形,倒置,不具白边,上侧的孢子叶镰形,边缘疏具短睫毛,锐龙骨状,先端急尖。上侧的孢子叶具孢子叶翼,孢子叶翼达叶尖,边缘疏具短睫毛,下侧的孢子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短睫毛,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大孢子黄白色;小孢子浅黄色。


国内分布:产广东 (封开、怀集、乐昌、肇庆) 、广西 (大新、桂平、横县、金秀、龙胜、罗城、马山、南宁、容县、融水、上思、武鸣、阳溯) 、贵州 (雷山、三都、贞丰) 、西藏 (墨脱) 、云南 (贡山、景洪)

国外分布:越南

生境:生于荫处岩石上或林下土生,海拔200-14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