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湿生鼠麴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Gnaphalium uliginosum L.

分类学概念出处: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 in Not. Syst. Herb. Inst. Bot. Acad. Sci. URSS. 19: 352. 1959 et in Fl. URSS. 25: 384. 1959

异名: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2-5毫米,多少带木质,常丛生弧曲或斜升小枝,中部和上部有与主茎成锐角直升或斜升的侧枝,被丛卷的白色密绒毛,上部的毛更密,下部罕有脱落变稀疏,节间短,长5-10毫米。基生叶在花期凋萎;中部和上部的叶长圆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或稀达7厘米,宽2-4毫米,有时可达5毫米,中部向下渐狭,无明显叶柄,顶端通常短尖,稀有钝头,全缘,两面被均匀的丛卷白色绒毛,中脉明显,在上面平,在下面凸起;顶端叶等大或不等大,密集于花序下面,且长于头状花序2至数倍。头状花序通常有2-2.5毫米的柄,径约4.5毫米,在茎及枝顶端密集成团伞花序状或近球状的复式花序;总苞近杯状,宽约4.5毫米,稍长于小花;总苞片2-3层,草质,多少透明,外层宽卵形,黄褐色,顶端钝,长2.5-3毫米,被蛛丝状绒毛,内层长圆形,淡黄色或麦秆黄色,顶端尖,长约3毫米,无毛。头状花序有极多的雌花(150个-208个);雌花花冠丝状,长约2-2.5毫米,下部几不扩大,上部有腺点,顶端有不明显的3细齿。两性花少数,通常7-8个,约与雌花等长或稍短,花冠淡黄色,向上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端变褐色。瘦果纺锤形,有多数乳头状突起,长约0.7毫米。冠毛白色,糙毛状,易脱落。花期7-10月。


国内分布:辽宁(西丰)、吉林(珲春、安图)、黑龙江(伊春、一面坡、哈尔滨)等地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湿润草地、路旁、河边及沟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