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山芝麻

拉丁文名

HelicteresangustifoliaL.

别名

油麻、岗脂麻、田油麻、仙桃草、野芝麻、狗屎树、假芝麻、山麻、假油麻、芝麻头、牛釜尾、山野麻、白头公、油麻甲、野麻甲、假麻甲、苦麻、由脂麻、坡油麻、坡片公

道地产区

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凉;归心、肺、大肠经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山芝麻,中药名。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L.的根或全株。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痄腮,肠炎,痢疾,痈肿,瘰疬,痔疮,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痄腮,肠炎,痢疾,痈肿,瘰疬,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不良反应

28例患者服用山芝麻鲜品250-500g或干品50-150g,1-3d出现头昏和头痛(28例)腹胀和腹痛(20例)、腹泻(5例)、浮肿(22例)、少尿或无尿(26例)、胸闷气急(12例)、发热(12例),极少数患者出现咯血、血尿,有4例患者最后昏迷。

注意事项

孕妇及虚寒证慎服,内服过量有泻下、恶心等副反应。

化学成分

根含β-谷甾醇,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及山芝麻酸内酯,根皮含倍半萜醌类化合物曼宋酮E、F、H、M。

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灭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山芝麻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具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2、《岭南采药录》:“拔毒生肌,清热解毒。”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4、《福建药物志》:“治颈淋巴结核,肺结核,关节炎,感冒,胃肠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睾丸炎,肾炎,痢疾,乳腺炎,白带,骨髓炎,牙痛,牙根脓肿,痔疮,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山芝麻9g,青蒿、红花地桃花各6g,两面针根1.5g。水煎,分2次服。

2、治感冒咳嗽:山芝麻15g,两面针、古羊藤、枇杷叶各9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肺结核:山芝麻鲜根30g,冰糖15g。水煎服。或加百部、积雪草各30g。水煎,分3次服。(《福建药物志》)

4、治痄腮:山芝麻叶60-90g。捣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5、治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15-30g。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痢疾:鲜山芝麻30g。酌加水煎。每日服2次。

7、治痈疽肿毒:鲜山芝麻叶,捣敷。(6-7方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8、治乳痈:山芝麻鲜根30g。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

9、治蛇头疔:山芝麻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8-9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10、治淋巴结核:山芝麻根60g。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附注

山芝麻与牛蒡子均能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常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之症。二者不同之处,山芝麻长于解毒消肿,善治痢疾,痈肿,瘰疬。牛蒡子长于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兼治风痰咳嗽。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痄腮,肠炎,痢疾,痈肿,瘰疬,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不良反应

28例患者服用山芝麻鲜品250-500g或干品50-150g,1-3d出现头昏和头痛(28例)腹胀和腹痛(20例)、腹泻(5例)、浮肿(22例)、少尿或无尿(26例)、胸闷气急(12例)、发热(12例),极少数患者出现咯血、血尿,有4例患者最后昏迷。

注意事项

孕妇及虚寒证慎服,内服过量有泻下、恶心等副反应。

化学成分

根含β-谷甾醇,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及山芝麻酸内酯,根皮含倍半萜醌类化合物曼宋酮E、F、H、M。

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灭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山芝麻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具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2、《岭南采药录》:“拔毒生肌,清热解毒。”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4、《福建药物志》:“治颈淋巴结核,肺结核,关节炎,感冒,胃肠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睾丸炎,肾炎,痢疾,乳腺炎,白带,骨髓炎,牙痛,牙根脓肿,痔疮,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山芝麻9g,青蒿、红花地桃花各6g,两面针根1.5g。水煎,分2次服。

2、治感冒咳嗽:山芝麻15g,两面针、古羊藤、枇杷叶各9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肺结核:山芝麻鲜根30g,冰糖15g。水煎服。或加百部、积雪草各30g。水煎,分3次服。(《福建药物志》)

4、治痄腮:山芝麻叶60-90g。捣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5、治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15-30g。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痢疾:鲜山芝麻30g。酌加水煎。每日服2次。

7、治痈疽肿毒:鲜山芝麻叶,捣敷。(6-7方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8、治乳痈:山芝麻鲜根30g。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

9、治蛇头疔:山芝麻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8-9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10、治淋巴结核:山芝麻根60g。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附注

山芝麻与牛蒡子均能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常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之症。二者不同之处,山芝麻长于解毒消肿,善治痢疾,痈肿,瘰疬。牛蒡子长于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兼治风痰咳嗽。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略扭曲,头部常带有结节状的茎枝残基;长15-25cm(商品多已切成长约2cm的段块),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间有坚韧的侧根或侧根痕,栓皮粗糙,有纵斜裂纹,老根栓皮易片状剥落。质坚硬,断面皮部较厚,暗棕色或灰黄色,强纤维性,易与木部剥离并撕裂;木部黄白色,具微密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苦、微涩。

饮片性状

饮片为厚片,余参见“药材性状”项。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梧桐科山芝麻属山芝麻。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达1m。小枝被灰绿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7mm,被星状短柔毛;叶片狭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5cm,宽1.5-2.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茸毛,间或混生刚毛,全缘。聚伞花序腋生,有花2至数朵;花梗通常有锥尖状的小苞片4枚;花萼管状,长约6mm,被星状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比萼略长,基部有2个耳状附属体;雄蕊10,退化雄蕊5,线形,甚短;子房5室,被毛,较花柱略短,每室有胚珠约10个。蒴果卵状长圆形,长12-20mm,宽7-8mm,先端急尖,密被星状毛及混生长绒毛。种子小,褐色,有椭圆形小斑点。花期几全年。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台湾、云南、贵州等地。多自产自销。少量供出口。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及丘陵地。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旱,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的黄红壤土也能正常生长。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育苗,种子混拌草木灰或细土,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土2cm,后盖草、浇水。每1h㎡播种量22.5kg。气温25℃以上时,播后15-20d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翌年春季萌芽前,按行株距35cm×35cm开穴移栽。

,,山芝麻的功能,山芝麻的主治,山芝麻的功效,山芝麻的用法用量,山芝麻的价格,山芝麻的临床应用,山芝麻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