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灰毛柃
中文其他名称:毛果柃木(台湾植物志)
拉丁名: Eurya gnaphalocarpa Hayata
分类学概念出处:Eurya gnaphalocarpa Hayata, Icon. Pl. Formos. 8: 7, f. 5, 1919.
异名: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红褐色或灰褐色,略具2棱,疏被贴伏短柔毛,小枝紫褐色或灰褐色,无毛;顶芽密被贴伏短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7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有时近尾状,尖头钝,基部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锯齿或细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黄绿色,初时被贴伏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6-8对,两面均稍明显,有时在上面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花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雄花:小苞片2;萼片5,卵圆形或圆形,顶端圆,长1.5-2毫米,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10-15枚,花药具多分格,退化子房被短柔毛。雌花:小苞片、萼片及花瓣与雄花同,但较小;子房圆球形,3室,密被柔毛,花柱长约2毫米,顶端3-4深裂。果实圆球形,直径3-4毫米,疏被柔毛。
国内分布:产于我国台湾台东、花莲、台中、嘉义、阿里山等地
国外分布:
生境:生于海拔2300-35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