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滇南省藤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Calamus henryanus Becc.
分类学概念出处:Calamus henryanus Becc.in Rec. Bot. Surv. Ind. 199. 1902. et in Ann.
异名:
攀援藤本,茎细长,长约10米,带鞘茎粗1.6-2厘米,裸茎粗0.8-1厘米。叶羽状全裂,长约1-1.3米,顶端不具纤鞭;羽片稍整齐排列(下部的羽片不等距,中、上部的羽片等距排列),线状剑形,长32-47厘米,宽1.4-2厘米,先端渐尖成具刚毛状微刺的尖头,向基部急尖,5条叶脉,两面具微刺,中脉较突起,边缘具紧贴的微刺;叶轴背面沿中央具黑色、单生的爪状短刺,两侧边上具短的水平的直刺;叶柄长30-50厘米,上面下凹,背面凸圆,两侧边缘及背面疏被单生爪刺;叶鞘具浅囊状凸起,被褐色鳞秕,具长1-2厘米三角形渐尖的扁刺,刺的边缘具流苏状褐色鳞秕。雌雄花序同型或异型,二回分枝,或雄花序基部偶有三回分枝的,长鞭状,顶端具纤鞭;雌花序长2.5-3米,雄花序长1-2米或更长;具4-7个疏离的分枝花序,长20-35厘米,上部的渐短;一级佛焰苞长管状,扁平,两侧具龙骨突起,被短爪刺,上部稍扩大,撕裂;二级佛焰苞管状漏斗形,无刺,顶端斜截成三角形的尖;雄的小佛焰苞为不对称漏斗形,一侧延伸为三角形的尖;雌的小佛焰苞为耳状苞片;雄小穗状花序长2-4厘米,顶端的较长;雌小穗状花序长4-5厘米或更长,上部的渐变短,顶端的长于两侧边的,小穗梗藏于各自的二级佛焰苞内;雄花的总苞近杯状,近轴面扁平,两侧具2个龙骨突起,中央凹陷;雄花长圆形,长约5毫米;花萼下部裂成3个三角形的尖,具条纹脉;花冠裂片长于花萼2倍,长椭圆形,条纹脉不明显;雌花的总苞托着生于各自小佛焰苞的底部和上一个小佛焰苞的基部(非贴生于花轴上),总苞套在总苞托上;中性花的小窠由一个长约1毫米的胼眠质的细梗支撑着;雌花长4毫米,直生于总苞内并半包藏在里面。果被不具梗状,裂成6片披针形的裂片;果实倒卵球形,长约1.2厘米,直径约1厘米,具急尖而明显的喙,鳞片18纵列,黄褐色,有一条宽的栗褐色的内缘线,中央沟槽不明显,边缘具狭的干膜质,啮蚀状。种子为不规则的球状,具棱,直径6毫米,胚乳均匀,胚基生。花期4月,果期11月。
国内分布:云南西部、南部和东南部
国外分布:
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