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小石松
实际拼音:
Xiǎo Shí Sōnɡ
别名:
伸筋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hasiastrum veitchii(Christ)Holub.[Lycopodium veitchii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匍匐状,长约60cm。侧枝直立,高5-7cm,多回二叉分枝,小枝略呈扁压状。叶坚纸质,螺旋状排列,斜展,线状披针形,长2-4mm,宽0.6-1mm,基部贴生在枝上,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3cm,生在孢子枝顶部;孢子叶卵形,长约4mm,宽约2m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膜质。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含21-表千层塔烯三醇(21-episerratriol),石松三醇(lycoclavan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21-表石松隐四醇(21-epilycocryptol)等三萜类及具有喹诺里西定(quinolizidine)母核的石松生物碱(lycopodium alkaloid)。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小石松的出处,小石松的别名,小石松的处方,小石松的来源,小石松的原形态,小石松的生境分布,小石松的栽培,小石松的制法,小石松的性状,小石松的化学成分,小石松的药理作用,小石松的毒性,小石松的鉴别,小石松的含量测定,小石松的炮制,小石松的性味,小石松的归泾,小石松的功能主治,小石松的用法用量,小石松的注意事项,小石松的规格,小石松的贮藏,小石松的制剂,小石松的复方,小石松的各家论述,小石松的临床应用,小石松的备注,,小石松,出处,别名,处方,来源,原形态,生境分布,栽培,制法,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鉴别,含量测定,炮制,性味,归泾,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制剂,复方,各家论述,临床应用,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