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蓖麻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拔毒消肿。

主治

脚气,风湿痹痛,肌肤麻痹,痈疮肿毒,疥癣瘙痒,子官下垂,脱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煎洗、热熨或捣敷。

化学成分

叶含山柰酚-3-芸香糖甙、异槲皮甙、芸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黄耆甙、瑞诺甙。尚含蓖麻碱、维生素C_275mg%。叶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共轭二烯脂肪酸12.4%,其中亚油酸7.25%,β-桐酸8.0%,亚麻酸12.25%,油酸44.10%及饱和脂肪酸13%。

药理作用

叶的水浸浓对正常及抑制状态的离体心脏,均能使心收缩力增加。叶、茎煎剂使犬血压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扩张;对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叶及其浸膏尚能杀灭蝇蛆及蚊类幼虫。

相关论述

1、《唐本草》:“主脚气风肿不仁,捣蒸敷之。油涂叶炙热熨囱上,止衄尤验也。”

2、《纲目》:“治痰喘咳嗽。”

3、《陆川本草》:“治恶疮。”

4、《广东中药》Ⅱ:“煎水外洗,治盗汗。”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烃骨肿痛,及顽痹不仁:蓖麻叶蒸熟裹之。(《岭南采药录》)

2、治肾囊肿大疝气痛:蓖麻叶和盐捣烂,敷脚底涌泉穴。(《岭南采药录》)

3、治咳嗽痰涎:蓖麻子叶三钱,飞过白矾二钱。用猪肉四两,薄批,盘利开掺药,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儒门事亲》九仙散)

4、治年深日远,咳嗽涎喘,夜卧不安:经霜桑叶、经霜蓖麻叶、御米壳(去蒂,蜜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白汤化下,日进一服。(《普济方》无忧丸)

5、治鹅掌风:鲜蓖麻叶,揉软贴患处,干则再易。(《中医药实验研宄》)

6、治痈疖已溃:干蓖麻叶热水浸软贴患处,如有鲜叶更好。(《中医药实验研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拔毒消肿。

主治

脚气,风湿痹痛,肌肤麻痹,痈疮肿毒,疥癣瘙痒,子官下垂,脱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煎洗、热熨或捣敷。

化学成分

叶含山柰酚-3-芸香糖甙、异槲皮甙、芸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黄耆甙、瑞诺甙。尚含蓖麻碱、维生素C_275mg%。叶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共轭二烯脂肪酸12.4%,其中亚油酸7.25%,β-桐酸8.0%,亚麻酸12.25%,油酸44.10%及饱和脂肪酸13%。

药理作用

叶的水浸浓对正常及抑制状态的离体心脏,均能使心收缩力增加。叶、茎煎剂使犬血压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扩张;对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叶及其浸膏尚能杀灭蝇蛆及蚊类幼虫。

相关论述

1、《唐本草》:“主脚气风肿不仁,捣蒸敷之。油涂叶炙热熨囱上,止衄尤验也。”

2、《纲目》:“治痰喘咳嗽。”

3、《陆川本草》:“治恶疮。”

4、《广东中药》Ⅱ:“煎水外洗,治盗汗。”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烃骨肿痛,及顽痹不仁:蓖麻叶蒸熟裹之。(《岭南采药录》)

2、治肾囊肿大疝气痛:蓖麻叶和盐捣烂,敷脚底涌泉穴。(《岭南采药录》)

3、治咳嗽痰涎:蓖麻子叶三钱,飞过白矾二钱。用猪肉四两,薄批,盘利开掺药,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儒门事亲》九仙散)

4、治年深日远,咳嗽涎喘,夜卧不安:经霜桑叶、经霜蓖麻叶、御米壳(去蒂,蜜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白汤化下,日进一服。(《普济方》无忧丸)

5、治鹅掌风:鲜蓖麻叶,揉软贴患处,干则再易。(《中医药实验研宄》)

6、治痈疖已溃:干蓖麻叶热水浸软贴患处,如有鲜叶更好。(《中医药实验研究》)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9月采摘,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cm,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边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淡绿色,主脉掌状,侧脉羽状,两面凸起;纸质;叶柄盾状着生,暗红色。气微,味苦淡。以干燥无枝梗者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大戟科植物蓖麻。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蓖麻叶的功能,蓖麻叶的主治,蓖麻叶的功效,蓖麻叶的用法用量,蓖麻叶的价格,蓖麻叶的临床应用,蓖麻叶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