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别名
草血结、回头草、土血竭、拱腰老、迂头鸡、一口血、蛇疙瘩、拳参、鸢头鸡、紫花根、地蜂子地黑蜂、老腰弓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
主治
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草血竭根茎含混合性鞣质。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草血竭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均有抑制作用,热板法试验有镇痛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如Ⅱ1B和TNFa的生成有关。
2、抗肿瘤作用:草血竭在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草血竭体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为26.2-36.7mg/L、1.6g/kg,对S180和Hep抑制率分别为47.3%和52.9%。
3、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草血竭提取物能抑制小鼠排便反射,延缓胃排空,抑制肠内容物推进,并有镇痛作用,但不影响兔离体肠管自发性和乙酞胆碱诱发的收缩。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癥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2、《贵州草药》:“清热和血,止痢,止血,定惊。”
3、《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收敛。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男女痞块疼痛,癥瘕积聚:草血竭焙为末。每服一钱,砂糖热酒服。气盛者,加槟榔、台鸟。(《滇南本草》)
2、治跌打损伤肿痛:草血竭15g,接骨草(陆英)18g。水煎,加酒少许兑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3、治外伤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4、治吐血,咯血,衄血:草血竭15g,血盆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5、治菌痢:草血竭干粉3-5g,吞服,每日3次。(《云南中草药选》)
6、治寒湿气浮肿:草血竭三钱茴香根三钱,草果子二钱。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7、治水肿、胁下有包块:草血竭15g,马鞭草18g,大蓟30g。水煎服。(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8、治疮肿及蛇伤:草血竭研末,适量外敷。(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9、治烫伤,火伤鸢头鸡:研末3g,冰片1.5g。调蓖麻油外搽患处。(出自《贵州草药》)
10、治母猪疯:鸢头鸡研末3g,白矾末1.5g。开水吞服。(出自《贵州草药》)
11、治产后血虚:鸢头鸡9g,玉竹15g,萓草根6g。炖肉吃。(出自《贵州草药》)
,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
主治
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草血竭根茎含混合性鞣质。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草血竭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均有抑制作用,热板法试验有镇痛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如Ⅱ1B和TNFa的生成有关。
2、抗肿瘤作用:草血竭在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草血竭体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为26.2-36.7mg/L、1.6g/kg,对S180和Hep抑制率分别为47.3%和52.9%。
3、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草血竭提取物能抑制小鼠排便反射,延缓胃排空,抑制肠内容物推进,并有镇痛作用,但不影响兔离体肠管自发性和乙酞胆碱诱发的收缩。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癥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2、《贵州草药》:“清热和血,止痢,止血,定惊。”
3、《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收敛。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男女痞块疼痛,癥瘕积聚:草血竭焙为末。每服一钱,砂糖热酒服。气盛者,加槟榔、台鸟。(《滇南本草》)
2、治跌打损伤肿痛:草血竭15g,接骨草(陆英)18g。水煎,加酒少许兑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3、治外伤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4、治吐血,咯血,衄血:草血竭15g,血盆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5、治菌痢:草血竭干粉3-5g,吞服,每日3次。(《云南中草药选》)
6、治寒湿气浮肿:草血竭三钱茴香根三钱,草果子二钱。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7、治水肿、胁下有包块:草血竭15g,马鞭草18g,大蓟30g。水煎服。(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8、治疮肿及蛇伤:草血竭研末,适量外敷。(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9、治烫伤,火伤鸢头鸡:研末3g,冰片1.5g。调蓖麻油外搽患处。(出自《贵州草药》)
10、治母猪疯:鸢头鸡研末3g,白矾末1.5g。开水吞服。(出自《贵州草药》)
11、治产后血虚:鸢头鸡9g,玉竹15g,萓草根6g。炖肉吃。(出自《贵州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常弯曲,两端略尖,一面隆起,另面微有凹槽,长2-6cm,直径0.8-2cm。表面紫褐色至黑褐色,具密粗环纹,并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红棕色或灰棕色维管束点25-40个,断续排列成环。气微,味涩、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蓼科蓼属植物草血竭。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肥厚,横生,常弯曲,外面棕黑色,内面粉红色,具多数坚韧须根。茎直立,不分枝,淡绿色,有棱,无毛。基生叶有长柄,长3-7cm,有棱;叶片狭长披针形,长7-12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渐狭,呈楔形,稍不对称,且不下延成翅状,边缘有不明显细齿,且常反卷,中脉有时呈红色,网脉明显,尤以边脉显著,两面无毛茎生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的无枘,叶片较基生叶小;托叶鞘膜质,长达5cm,棕色,疏被短柔毛,有纵脉多条,先端常2裂状。总状花序穗状,单生于茎顶,近直立,长3-4cm,小花粉红色,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被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5;子房长卵形花柱极小,2裂。瘦果扁卵形,红褐色或棕黑色,光亮,包藏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10月,果期9-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草原石间,以阴坡为多。
生长见习
喜凉爽、向阳的环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较好。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在冬季或早春结合采挖,取有须根和芽嘴的根茎分成单株作种。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6cm开穴,深10-13cm,每穴栽苗3株,成品字形,芽嘴向上,盖土浇水。
,,草血竭的功能,草血竭的主治,草血竭的功效,草血竭的用法用量,草血竭的价格,草血竭的临床应用,草血竭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