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中药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DC.的根及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行气利水,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别名

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叶下白、山白芷

性味归经

辛、甘、微苦,温。归肝、肺、脾、胃经。

形态特征

亚灌木。根状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高70-200厘米,粗壮,全部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全部有多少密生的叶;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棉毛的腋芽。叶多少开展,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厘米,有长约0.5厘米的柄,上部叶渐小近无柄;全部叶基部圆形或近楔形,顶端钝或急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沿中脉被较密的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中脉和10-12对侧脉在下面高起,网脉明显。头状花序倒卵圆形,宽5-8毫米,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圆锥花序;被绢状密茸毛。有线形的苞叶。总苞近钟形,长5-7毫米;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短3-4倍,顶端稍尖,外面被污白色或带褐色绢状茸毛。小花长4-5.5毫米;边缘的小花舌片短小,有3-4裂片,或无舌片而有4个退化雄蕊;中央的小花管状,上部有三角卵圆形裂片;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花冠同长,具20余个糙毛。瘦果长圆柱形,长约1.8毫米,被白色长绢毛。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分布区域

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散寒、行气利水、化痰止咳、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

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医家论述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止痛,调经活血,补血,解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贫血,腹泻,痢疾,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