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赤芍药
别名
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不与藜芦同用。血虚者慎服。
化学成分
本品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青酮、芍药新苷、没食子鞣质、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赤芍水提液、赤芍苷、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水煎剂能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所含芍药苷有镇静、抗炎止痛作用。芍药流浸膏、芍药苷有抗惊厥作用。赤芍、芍药苷有解痉作用;赤芍对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
赤芍注射液(水提醇沉)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50g/kg,猫的最小致死量>186g/kg。赤芍D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6g/kg,赤芍C为2.9g/kg,赤芍A为10.8g/kg。芍药苷的药理参见“白芍”条。
相关论述
1、《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日华子》:“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赤色者多补气。”
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5、《滇南本草》:“泄脾火,降气,行血。退血热。”
6、《本草要略》:“泻肝家火。”
7、《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2、治肠风下血:赤芍药一两,瓦上烧存性。为末,温酒调下二钱。(《妇人良方》)
3、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和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赤芍药散)
4、治肝经不足,受客热风壅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赤芍药、当归(洗、焙)、黄连(去须)。上药等分,捣罗为细末。每用二钱,极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却再温洗,一日三五次洗,以瘥为度。(《局方》汤泡散,明睛散)
5、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疮:用赤芍药、当归、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卫生易简方》)
6、治妇人赤带下不止:赤芍药一两,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普济方》)
7、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8、治遗精,白浊:赤芍药、猪苓各一两,上用黄蜡二两,溶汁和药,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9、治妇人五心烦热:赤芍药、水仙、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白滚汤调下。(《卫生易简方》)
,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不与藜芦同用。血虚者慎服。
化学成分
本品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青酮、芍药新苷、没食子鞣质、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赤芍水提液、赤芍苷、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水煎剂能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所含芍药苷有镇静、抗炎止痛作用。芍药流浸膏、芍药苷有抗惊厥作用。赤芍、芍药苷有解痉作用;赤芍对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
赤芍注射液(水提醇沉)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50g/kg,猫的最小致死量>186g/kg。赤芍D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6g/kg,赤芍C为2.9g/kg,赤芍A为10.8g/kg。芍药苷的药理参见“白芍”条。
相关论述
1、《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日华子》:“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赤色者多补气。”
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5、《滇南本草》:“泄脾火,降气,行血。退血热。”
6、《本草要略》:“泻肝家火。”
7、《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2、治肠风下血:赤芍药一两,瓦上烧存性。为末,温酒调下二钱。(《妇人良方》)
3、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和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赤芍药散)
4、治肝经不足,受客热风壅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赤芍药、当归(洗、焙)、黄连(去须)。上药等分,捣罗为细末。每用二钱,极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却再温洗,一日三五次洗,以瘥为度。(《局方》汤泡散,明睛散)
5、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疮:用赤芍药、当归、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卫生易简方》)
6、治妇人赤带下不止:赤芍药一两,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普济方》)
7、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8、治遗精,白浊:赤芍药、猪苓各一两,上用黄蜡二两,溶汁和药,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9、治妇人五心烦热:赤芍药、水仙、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白滚汤调下。(《卫生易简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挖,晾晒至半干时,捆成小捆,晒至足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
形态特征
1、芍药: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蓇葖果3-5枚,卵形或卵圆形,先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6-8月。2、川赤芍: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直径1.5-2cm,茎直立,有粗而钝的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9cm;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呈宽卵形,长7.5-20cm;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16mm,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脉明显。花两性,2-4朵,生茎顶端和叶腋,常仅1朵开放,直径4.2-10cm;苞片2-3,披针形,长3-7cm,分裂或不裂;萼片4,宽卵形,长1.7cm,绿色,宿存;花瓣6-9,倒卵形,长2.3-4cm,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5,离生,密被黄色绒毛,柱头宿存。蓇葖果长1-2cm,密被黄色绒毛,成熟果实开裂,常反卷。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主产内蒙占、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所产的赤芍药,以芍药的根为主,部分为草芍药的根。西南一带所产的赤芍药,以川赤芍的根为主。上述商品中,以内蒙古多伦所产的质量最佳,特称为多伦赤芍。
道地产区
1、芍药:分布于华北、东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2、川赤芍:分布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生长环境
1、芍药: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2、川赤芍:生于海拔1800-3700m的山坡疏林或林边路旁。
,,赤芍药的功能,赤芍药的主治,赤芍药的功效,赤芍药的用法用量,赤芍药的价格,赤芍药的临床应用,赤芍药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