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石门台白丝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ChamaeliriumshimentaienseY.H.Tong
分类学概念出处:物种所在地
异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根状茎短而粗壮,有许多须根。叶基生,莲座状,数枚至10余枚,常绿;叶柄稍对折,长0.5-2.0厘米,宽1.5-2.0毫米;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1.5-6.0*0.5-2.5厘米,其边缘全缘,波状,卷曲,先端锐尖且通常有短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下延至叶柄,平行脉。花葶(包括花序)从莲座叶的中心出现,直立,单,15-40厘米长,其下部有5-8个小的,椭圆形的苞片状的叶子;穗状花序8-15厘米长,花序轴带绿色,通常有20-50朵或更多的花,通常在花后拉长;苞片无;花无柄,辐射对称,小;花被片6,很少5或4,最初略带紫色,从基部逐渐变成白色,开花后仅在顶端略带紫色,丝状,长4-6毫米,规则,稍加宽,先端钝。雄蕊6,着生于花被片基部;花药基着,肾形,长约1毫米,单室,外向;花丝离生,微带紫色,外部三条长1.5-2.0毫米,内部三条稍短。花柱3,短线状,长约1毫米。蒴果倒卵球形,约2.5-3.5*2.0毫米,3室,横断面呈三角形。种子未见。
国内分布:中国,广东,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国外分布:
生境:生长在溪边或潮湿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下的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