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大密穗莎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Cyperusimbricatusvar.densespicatus

分类学概念出处:CyperusimbricatusRetz.var.dense-spicatus(Hayata)Ohwi,Cyper.Jap.II(1944)128,partim.

异名:


根状茎短,具许多须根。稈粗壮,高达150厘米,钝三稜形,平滑,下面为叶鞘所包,具少数叶。叶短于稈,宽5-15毫米,基部折合,上部平张;叶鞘长,红褐色或深褐色。叶状苞片3-5枚,较花序为长;复出长侧枝聚繖花序具6-10个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16厘米,每个辐射枝具3-10个第二次辐射枝呈辐射展开;穗状花序,无总花梗或近于无总花梗,紧密排列,圆柱状,长1.5-4厘米,宽6-11毫米,具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斜展,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6毫米,宽1.5-2毫米,稍压扁,具8-20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翅,宿存;鳞片紧贴的复瓦状排列,宽卵形,长1.5毫米,两侧棕黄色或麦稈黄色,稍具光泽,背面的龙骨状突起绿色,具3-5条脉,顶端具延伸出向外弯的小短尖;雄蕊3,花药短,长圆形,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长为鳞片的1/2,平滑。花果期9-10月。
与模式种的区别在于穗状花序宽12-14毫米:小穗长6-8毫米,具24-30朵花。果期10月。


国内分布:台湾

国外分布:

生境:生长于浅水塘中或蔭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