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旋鳞莎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Cyperusmichelianus(L.)Link
分类学概念出处:Cyperusmichelianus(Linn.)Link,Hort.Bot.Terol.I(1827)303
异名:
一年生草本,具许多须根。稈密丛生,高2-25厘米,扁三稜形,平滑。叶长于或短于稈,宽1-2.5毫米,平张或有时对折;基部叶鞘紫红色。苞片3-6枚,叶状,基部宽,较花序长很多;长侧枝聚繖花序呈头状,卵形或球形,直径5-15毫米,具极多数密集的小穗;小穗卵形或披针形,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10-20余朵花;鳞片螺旋状排列,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淡黄白色,稍透明,有时上部中间具黄褐色或红褐色条纹,具3-5条脉,中脉呈龙骨状突起,绿色,延伸出顶端呈一短尖;雄蕊2,少1,花药长圆形;花柱长,柱头2,少3,通常具黄色乳头状突起。小坚果狭长圆形,三稜形,长为鳞片的1/3-1/2,表面包有一层白色透明疏松的细胞。花果期6-9月。
国内分布: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各省
国外分布:日本、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欧洲中部以及非洲北部
生境:多生长于水边潮湿空旷的地方,路旁亦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