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兰屿血藤
中文其他名称:兰屿血藤(台湾植物志)
拉丁名:MucunamembranaceaHayata
分类学概念出处:MucunamembranaceaHayata,Icon.Pl.Formos.3:73.1913
异名:MucunairiomotensisOhwi
攀援木质藤本。茎具细纵槽,老皮有皱纹;小枝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钻形,脱落;叶柄被毛,长3-10厘米;小叶膜质至纸质,顶生小叶菱状椭圆形或卵状菱形,长8-13厘米,宽6-8厘米,先端钝,渐狭成长1厘米尖头,并具细尖头,基部楔形至钝圆,侧生小叶偏斜,长达12厘米,两面被毛,上面稀疏,下面较密;侧脉4-6,在上面稍隆起,在下面明显凸起;小托叶线形,长2-3毫米;小叶柄长4-6毫米。花序长10-12厘米,下垂,通常每节有3花;花梗长6-10厘米,被毛;苞片广卵形,舟状,长12-14毫米,宽7-9毫米,开花前脱落,被灰白色伏贴短毛和褐色刺激性刚毛;花萼宽钟形,两面密被灰白色伏贴短毛,外面并被褐色刺激性刚毛;5裂但上部2裂片合生至近顶部,下面3裂片长10-12毫米;花冠暗紫色,旗瓣长3-3.5厘米,宽圆形,先端钝,凹缺,基部具耳,瓣柄长约3毫米,翼瓣长约5厘米,瓣柄长约7毫米,耳长约4毫米,龙骨瓣长约5厘米,瓣柄长约10毫米;雄蕊管长约4厘米,雄蕊二型;短花药长1.5毫米,着生在较粗的花丝上,长花药长3毫米,着生在较细的花丝上,子房长约1厘米,被毛,具2胚珠。果革质,不对称的椭圆状卵形至长圆形,长4-8厘米,宽4-5厘米,厚5-10毫米,背腹缝翅的边缘具啮蚀状齿,果的两面有偏斜的9-12翅状褶,且多在中部间断,有褐色开展的螫毛;种子1-2颗,扁,带褐黑色,近圆形,直径约2厘米,种脐长为种子周长3/4。
国内分布:我国台湾兰屿和火烧岛
国外分布:日本琉球群岛、西表岛、石垣岛
生境:生于近海边常绿阔叶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