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中药材。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别名
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
主治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主归心经能清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泄胃火以止渴。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本品性寒能清泻心胃实火,甘淡能渗湿利尿,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
3.西医诊为疱疹性口炎属于心火上炎者,泌尿系感染等属于下焦热盛者。
相关方剂
小蓟饮子(《济生方》)。
药理作用
本品水浸膏有退热作用;本品利尿作用较弱而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出量则较强;其粗提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升高血糖作用。
医家论述
1.《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9g。
临床应用
1.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等;或配黄芩、知母、麦门冬等,如淡竹叶汤(《医学心悟》)。
2.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
使用禁忌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