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棕毛


中文其他名称:假板栗、野板栗(云南)、棕毛栲

拉丁名:CastanopsistessellataHickeletA.Camus

分类学概念出处:CastanopsistessellataHick.etA.CamusinBull.Soc.Bot.Fr.68:399.1921;A.Camus,Chataig.337.1929,Atlaspl.37,f.1-5.1928;云南植物志2:268.图78(8-10).1979.

异名:


乔木,高10-15米,胸径30-40厘米,芽鳞、一年生枝、叶柄、叶背及花序轴均密被棕色长柔毛,二年生枝的毛较少。叶薄或厚纸质,长圆形,有时兼有倒披针形的叶,长15-30厘米,宽5-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短尖或阔楔形,两侧对称,有时一侧稍短且偏斜,全缘,沿中脉两侧的叶肉部分微凹陷或中脉在叶面微凸起且被疏短毛,侧脉每边16-22条,常微凹陷,网状叶脉明显;叶柄长1.5-3厘米。雄花序通常为圆锥花序,花在花序轴上成螺旋排列;雌花序通常多穗聚生于枝上部,每壳斗有雌花3朵,花柱3枚,长约1/2毫米,常有不育雄蕊插生于花被裂片内侧。果序长10-30厘米;壳斗近圆球形,基部收窄呈长3-5毫米的柄状,连刺横径50-60毫米,刺密生,通常在基部合生成刺束,被黄棕色颇长的柔毛,壳斗外壁除向轴面外为密刺遮蔽,内壁密被黄棕色长柔毛,每壳斗有坚果2-3个;坚果阔圆锥形,一面平坦,横径15-20毫米,被长伏毛,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花期4-6月,果9-10月成熟。


国内分布:产云南东南部(屏边、河口)。

国外分布:越南中部以北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海拔约500米以下的坡地较干燥地方或河谷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