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短葶薹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CarexbreviscapaC.B.ClarkeinHookerf.

分类学概念出处:CarexbreviscapaC.B.ClarkeinHook.f.,Fl.Brit.India6:736,1894;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38(IV,20):474,1909

异名:


根状茎短。秆高10-20厘米,三棱形,基部叶鞘暗褐色,分裂成纤维状。叶长于秆,宽5-7毫米,平张,两面平滑,革质。苞片叶状,较花序长得多,具鞘。小穗多数,生于3-5个节上,每节3-5个;顶生小穗雄性,线形,长1.7-4.5厘米,宽1-1.5毫米,具短柄;侧生小穗雌性或大多数顶端具雄花,狭圆柱形,长3-4.5厘米,宽约3毫米,具稍疏生的花,无小穗柄或具短柄。雄花鳞片卵状长圆形,顶端钝,长约3毫米,淡褐色,中脉明显;雌花鳞片卵状长圆形,长2.5-3毫米,顶端圆形,具纤毛。果囊长于鳞片,菱状纺缍形,三棱形,长3.5-4毫米,膜质,绿色,具多条脉,无毛或上部被短柔毛,下部渐狭成楔形,具短柄,上部渐狭成圆锥形的喙,喙长约1毫米,喙口具2齿。小坚果紧包于果囊内,菱形,三棱形,长2.5-3毫米,先端具明显的短喙,喙长约0.3毫米,顶面平凹,三个棱面的中部凸出成腰状,上下面均凹入,下部渐狭成楔形,基部具短柄,褐色至黑褐色,颈和棱上黄白色;花柱基部稍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国内分布:产于福建、台湾、海南

国外分布:布自斯里兰卡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北至琉球群岛,南达澳大利亚昆士兰。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