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中药材。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别名

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主治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

相关方剂

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药理作用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赤芍水提液、赤芍苷、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水煎剂能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所含芍药苷有镇静、抗炎止痛作用。芍药流浸膏、芍药苷有抗惊厥作用。赤芍、芍药苷有解痉作用;赤芍对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2.《名医别录》:“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3.《本草从新》:“白芍药……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血中之滞。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2g。

临床应用

1.治温毒发斑,可配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等药用;治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药用。

2.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配荆芥、薄荷、黄芩等,如芍药清肝散(《原机启微》);取本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热毒壅盛,痈肿疮疡,可配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或配连翘、栀子、玄参等,如连翘败毒散(《伤寒全生集》)。

3.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柴胡、牡丹皮等,如赤芍药散(《博济方》);治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可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如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虎杖,如虎杖散(《圣济总录》),或配桃仁、红花、当归等。

配伍应用

1.赤芍配白芍:赤芍以泻为用,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作用;白芍以补为功,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二药配用,一敛一散,一补一泻,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柔肝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而兼有瘀滞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肝郁血滞之胸胁疼痛、腹痛等。

2.赤芍配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川芎行气活血,为血中气药。二药配用,既增活血化瘀之功,又借气行血行之力,使行血破滞之功倍增。适用于各种瘀血证,如瘀血闭经、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也可用于血痹、痈肿疮毒。

食疗药膳

赤芍红烧羊肉

功效: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原料:羊肉2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赤芍10克,黄酒葱、蒜等适量。

做法:首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生地、赤芍洗干净后,放入纱布袋中扎口,干姜切片。再将羊肉、干姜、纱布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用文火煎1小时后,去掉纱布袋,再用武火煮沸,加黄酒、葱、蒜等调料食用。

用法:食肉喝汤。

使用禁忌

不与藜芦同用。血虚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