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中药材。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别名

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主治

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本品苦寒,入心、胃经,善于清解实热火毒,有类似于大青叶的清热解毒之功,而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

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主治多种瘟疫热毒之证。

3.西医诊为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属于风热表证者,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单纯性疱疹、皮肤化脓性感染、疱疹性口炎等属于热入营血、心胃火盛者。

相关方剂

普济消毒饮(《试效方》)。

药理作用

本品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流感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解热效果。本品所含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板蓝根多糖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降低MDA含量,从而证明本品有抗氧化作用。

医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

2.《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

临床应用

1.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可单味使用,或与金银花、荆芥等疏散风热药同用;若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常与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

2.治时行温病,发斑发瘆,舌绛紫暗者,常与生地、紫草、黄芩同用,如神犀丹(《温热经纬》);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配伍应用

板蓝根配山豆根:二者均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板蓝根长于解毒凉血,山豆根能消肿止痛。二药配用,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明显加强。适用于热毒内蕴之咽喉肿痛。

食疗药膳

板蓝根银花糖浆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原料:板蓝根100g,银花50g,甘草15g。冰糖适量。

做法:将以上3味加水60g。煎取500g,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g,每日数次。

使用禁忌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不良反应

1.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引起溶血反应;其注射液可致过敏反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引起注意。

2.其中毒救治方法为去除病因,立即停药。对症治疗:出现过敏反应,予抗过敏治疗,依其损伤类型,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而实施不同治疗,一般可用抗组胺制剂、静脉注射维生素C;重症病例给予激素合并抗生素治疗。

3.出现溶血反应,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以治疗。

4.出现过敏性休克,按治疗常规抢救。局部可使用止痒剂。如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可用氨茶碱0.25克或喘定25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内静脉注射。如有窒息者,应迅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立即吸氧。

5.预防措施为:用药前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人应慎重用本品。用药后要观察病人,若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如以前曾对板蓝根或大青叶过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