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中药材。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穗。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血虚经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别名

葚、桑实、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葚子、桑果、桑粒、桑藨

性味归经

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

主治

1.主要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血虚经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2.西医诊为高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等属于肝肾阴虚证者。

相关方剂

桑椹酒(《中国医学大辞典》)。

药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2.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100%桑椹煎剂有中度激发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3.促进造血机能的作用:可促进造血细胞生长,并对粒系祖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4.升高外周血细胞的作用:桑椹可能有防止环磷酰胺所致饿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5.此外,桑椹尚有一定的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降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熬膏、生啖或浸酒。

外用:浸水洗。

临床应用

1.治心肾衰弱不寐,或习惯性便秘:鲜桑椹一至二两,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2.治瘰疬:文武实,黑熟者二斗许,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汤点一匙,日三服。(《素问病机保命集》文武膏)

3.治阴症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三钱,热酒下,取汗。(《湃湖集简方》)

配伍应用

1.桑椹配何首乌:桑椹甘寒质润,长于滋补阴血,生津润肠;何首乌甘涩微温,善于补益精血,固肾乌发。两药配伍,可增强滋补阴血,固肾乌发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之眩晕耳鸣,目暗昏花,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2.桑椹配鸡血藤:桑椹长于滋补阴血;鸡血藤善于补血活血。两药配伍,可具有滋补阴血,活血的作用。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经闭不行等。

3.桑椹配生地黄:桑椹甘寒滋润,长于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生地黄甘寒质润,善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津伤口渴和内热消渴。

4.桑椹配天花粉:桑椹甘寒滋润,长于生津止渴;天花粉甘寒,善于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既适用于热盛津伤口渴,又可用治阴虚内热消渴。

5.桑椹配西洋参:桑椹长于滋补清热,生津止渴;西洋参善于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兼气虚者。

6.桑椹配肉苁蓉:桑椹长于滋阴养血,生津润燥;肉苁蓉善于补阳益精,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益精,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大肠津亏之大便秘结等。

7.桑椹配枳壳:桑椹长于滋阴养血,生津润燥;枳壳善于行气宽中,消积导滞。两药配伍,可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行气导滞的作用。适用于肠燥便秘兼气滞腹胀或体弱肠运无力者。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勿服。

不良反应

1.中毒症状表现为出血性肠炎。症见腹痛、发热、呕吐、大便呈果酱样,伴烦躁不安、精神疲倦等。严重者可致中毒性休克。多发于小儿。

2.中毒解救措施为对症处理。除了输液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外,并要口服大剂量胰蛋白酶来解救,1次2克,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