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中药材。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消肿,渗湿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
别名
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茯苓
甘、淡,平;归脾、肾、膀胱经。
功能
本品具有利水消肿、渗湿的功效。
主治
1.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
2.西医诊为急性肾炎、慢性腹泻、急性肾小球肾炎、肝硬化腹水、产后癃闭、胃肠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霉菌性阴道炎、尿道炎属于水湿偏盛者。
相关方剂
五苓散《伤寒论》、猪苓汤《伤寒论》。
药理作用
1.对泌尿系统的作用:猪苓煎剂利尿强度比咖啡因、木通或茯苓强。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在增加尿量的同时,并能增加钠、钾的排泄。其利尿机理可能是抑制了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猪苓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它的抑瘤作用也可能与此有关。
3.保肝作用:猪苓多糖能减轻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使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
4.此外,猪苓尚有抗放射、抗菌、抗衰老、增强血小板聚集、抗诱变作用。
医家论述
1.《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人补药不如茯苓也。
2.《本草汇言》:猪苓,渗湿气,利水道,分解阴阳之的药也。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故前古主痃疟,解蛊毒。甄氏方主伤寒温疫大热,能发汗逐邪,此分利表阳之气于外也。张氏方主腹满肿胀急痛,心中懊侬,疟痢瘴泻,此分利里阴之气于内也。张仲景治太阳病,脉浮发热,消渴而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以发其汗;病消渴欲饮水而复吐者,名为水逆,用五苓散以止其吐;冬时寒嗽,兼寒热如疟状者,名为痰风,用五苓散以定其嗽。此三法俱重在猪苓开达腠理,分利阴阳之妙用也。
3.《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人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故云与琥珀同功。但不能为主剂,助补药以实脾,领泄药以理脾,佐温药以暖脾,同凉药以清脾。
4.《长沙药解》:“猪苓,渗利泄水,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5.《本草求真》: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人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苓)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颇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利,有湿自可以去,然茯(苓)则入气而上行,此则入血而下降,且与泽泻利水消肿,治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藉此以为宣导之需。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驶,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1.治妊娠自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五两,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子母秘录》)
2.治妊娠小便不通,脐下硬痛:猪苓、木通、桑根白皮(锉)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人灯心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普济方》猪苓汤)
3.治肝硬化腹水:鲤鱼一条(重500-2000g),猪苓、大腹皮、防己、泽泻各9g。剖开鱼腹,除掉内脏,洗净。将以上四味药研末装入鱼腹内,煮熟,去药渣,食鱼喝汤。(《中国药用真菌》)
4.治小便赤少,大便溏泄: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腹调服。(《圣济总录》猪苓汤)
5.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嗜卧不食:猪苓(去黑皮)半两,肉豆蔻(去壳,炮)二枚,黄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热水下。(《圣济总录》猪苓丸)
6.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半夏一两,猪苓一两。上半夏锉如豆大,猪苓为末,先将半夏炒令黄色,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人不油砂瓶中养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下,于申未间冷酒下。(《济生方》猪苓丸)
7.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猪苓汤)
8.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猪苓散)
配伍应用
1.猪苓配白术:猪苓长于渗湿利水;白术长于益气健脾。两药合用,有健脾益气,渗湿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盛中阻、分清别浊失调之水泻、尿少,身倦纳呆。
2.猪苓配大腹皮:猪苓长于渗湿利水;大腹皮长于下气行水。二药合用,有利水除胀之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
食疗药膳
猪苓瓜皮鲫鱼汤
功效:健脾去湿、消肿利水。用于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属脾虚水湿内停者。症见形体消瘦、体倦食少、小便不利、轻度腹水或下肢浮肿皮肤黄疸。
原料:鲫鱼1条,猪苓6g,冬瓜皮10g,生姜2片,调味料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猪苓、冬瓜皮、生姜洗净。与鲫鱼起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用法:每餐适量食用。
使用禁忌
利水之功较强,内无水湿及小便过多者忌用。
不良反应
猪苓注射液肌内注射,少数病例可出现口干、头晕、短暂的皮肤瘙痒加重,但不需停药。注射时间较长者,可有局部吸收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