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红头草

别名

红根白毛倒提壶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炎

主治

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无名肿毒,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亢者慎用。

化学成分

根含松柏醇的当归酸二酯、少量多炔化合物2-(乙烯丁二炔基)-5-(丙炔基)-噻吩和十三-1-烯-3,5,7,9,11-五炔。叶含多量胡萝卜素。

相关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

2、《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治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无名肿毒,皮肤瘙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采集。切碎晒干。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炎。

主治

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无名肿毒,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亢者慎用。

化学成分

根含松柏醇的当归酸二酯、少量多炔化合物2-(乙烯丁二炔基)-5-(丙炔基)-噻吩和十三-1-烯-3,5,7,9,11-五炔。叶含多量胡萝卜素。

相关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

2、《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治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无名肿毒,皮肤瘙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采集。切碎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枝具条棱,被白色绢毛状绒毛或密短绒毛,有时脱毛。完整叶片倒披针关椭圆形,长1-3.5cm,宽0.7-2cm,叶缘具不规则的尖齿,叶柄长0.5-1.5cm,上部叶无柄。头状花序干缩,花黄棕色。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见霜黄。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cm,通体密生绒毛,不分枝。叶互生,倒披针状椭圆形,长1-3.5cm,宽0.7-2cm,叶缘具不规则的尖齿;叶柄长0.5-1.5cm,上部叶近无柄。头状花序,呈紧缩状圆锥花序排列,顶生和近顶腋生,淡紫色。瘦果,顶端密生白色绢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田野、河沟边。

,,红头草的功能,红头草的主治,红头草的功效,红头草的用法用量,红头草的价格,红头草的临床应用,红头草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