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黄菀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痢疾,肠炎,肝炎,结膜炎,中耳炎,痈疖疔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鲜品捣敷。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大叶千里光碱与瓶千里光碱等。还含洋蓟素、绿原酸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肠炎,痈疮:黄菀配鼠曲草(或火绒草),水煎服。

2、治肝炎,结膜炎:黄菀配龙胆草或獐牙菜,水煎服。

3、治疮肿:黄菀,捣敷。(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痢疾,肠炎,肝炎,结膜炎,中耳炎,痈疖疔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鲜品捣敷。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大叶千里光碱与瓶千里光碱等。还含洋蓟素、绿原酸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肠炎,痈疮:黄菀配鼠曲草(或火绒草),水煎服。

2、治肝炎,结膜炎:黄菀配龙胆草或獐牙菜,水煎服。

3、治疮肿:黄菀,捣敷。(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森林千里光。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cm。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锯齿状牙齿,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叶柄短。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小,多数,径1.7-2.6mm,梗短;总苞1列,苞片革质,长6-7mm,线形;边缘舌状花1排,5-9个,舌片长,黄色,长13-19mm,中央全为管状花。瘦果,长3.5-4mm,无毛,冠毛长6-6.5mm,白色。种子淡褐色。

分布区域

分布我国北方及东部。

生长环境

生于河谷草甸子、林缘、林下阴湿地。

,,黄菀的功能,黄菀的主治,黄菀的功效,黄菀的用法用量,黄菀的价格,黄菀的临床应用,黄菀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