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医学的总结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祖国医学在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总结编纂整理的趋势。历史上空前巨大的综合性医经方书相集大成的医方著作多出现在这一时期,文献整理编著、药物学著作及临床各科的总结性专著均有很大进步,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简称《巢氏病源》,又名《巢氏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总论》。隋大业年间,隋太医博士巢元方奉诏与吴景贤等编撰。隋大业六年(610)成书。全书共五十卷,六十七门。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由朝庭敕编,集体撰作的医学理论著作。该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刻本,常见版本系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诸病源候论》对1739种证候的病因、病机、病变作了具体阐述。收罗病证之全前所未见,对各病之病因病理阐析以及症候的分类描述也具较高水平。书中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备种病证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包括:内科疾病、五官病证、外科、伤科诸疾,及皮肤、肛肠疾病;并妇科、产科各证、小儿疾病。其论详于病因证候,涉及预防、摄生、导引、外治及若干手术手法,基本未载方药。

  该书对祖国医学有多方面的贡献,在病因病理学上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如山区瘿病是饮用了缺碘的“沙水”等,并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转归有详细观察和系统准确的描述,突出了各病的持殊证候,在临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在证候分类学方面,对隋以前病证详加记载,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书中还介绍了腹部外科手术。如:肠吻合术、创面缝合术、血管结扎止血术等,反映了我国古代外科手术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诸病源候论》引录保存了我国古代许多珍贵医学资料,后世医家对此书甚为推祟,对国外医学亦有一定影响。

  然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候学专著,学术价值很高。

  二、《四海类聚方》

  《四海类聚方》,简体《类聚方》:系隋炀帝敕编,成书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全书共2600卷。

  此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房书・艺文志》中,续有著录。唐代《新修本草》及宋・《证类本草》中曾有引述,至唐开元九年(721)时,此书尚存完帙。天宝十一年(752)王焘在弘文馆也曾见阅此书,但因隋唐时期印刷术尚未广泛应用,加之卷帙庞大,以及保管、传播和兵燹战乱等影响,该书唐代以后亡佚。

  三、《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简体《太素》,又名《黄帝太素》。隋唐间医学家杨上善编撰。《黄帝内经太素》是《黄帝内经》18卷的一种传本,全书共20篇,其篇目分别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唐初政府令杨上善主持整理校定古代医书,杨氏将《太素》一书在原20篇的基础上,增补扩充为30卷,南宋后国内一度亡佚。然《太素》一书问世不久,很快传入日本。19世纪初日本仁和寺等古本《太素》陆续被发现后,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光绪六年至十年(1880~1884)我国学者杨守敬(惺吾)在日本访书时影录而归,并对此书进行了考证、注释、校勘工作。现存《太素》已有部分内容残缺,1987年日本东洋善本医学丛书影印本为最好版本。我国常见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肖延平兰陵堂本影印本。

  《太素》是分类注释、校勘《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书中所引《内经》原文,在现存医书中最接近古貌,并保存了许多古典医籍佚文,可用来校今之《素问》、《灵枢》,对研读《黄帝内经》有较高参考价值。

  四、《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千金方》为《备急千金要方》之简称,亦有人把《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的),又名《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约撰成于永徽三年(652)。

  《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原文本有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刊的版本,或经校刊者,均为30卷本。另有93卷本,系明代中期道教徒据早期《道藏》本及北宋校刊本等析编而成。现存较早版本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小丘山房乔世宁刻本;日本嘉永二年(1849)江户医学影宋本亦为佳本。1955年和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曾两次出版影印本。第二类为详注本和节选本。

  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制药等;卷2~4系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卷21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疮肿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论解毒并杂治;卷25为备急诸术;卷26~27系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含方论5300余首,创分证列方的编写体例。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我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五、《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显庆二年(657)苏敬奏请编修本草,唐政府乃诏苏敬等23人撰修,显庆四年(659)正月十七完成了全部编撰任务。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正文》即通称《新修本草》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该书修成之后,由唐政府颁行全国,以为药用之根据,流传400余年。

  书中《药图》7卷北宋时就已亡佚无存。《图经》部分也已久佚,但部分内容收载于《蜀本草》佚文及《千金翼方》二书中,《正文》部分原书虽佚,但文字通过历代本草引录收载基本得到保留,近昀垂?诩叭毡狙д咦髁诵矶嗉??⒖贾すぷ鳌=贤暾??居腥毡靖晕魑?恕吨丶?滦薇静荨贰I兄揪?短啤ば滦薇静荨芳?居?98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新修本草》正文部分包括序例和850种药,比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无用等九类。介绍药物味、性、良毒、主治、用法、别名、产地等,下以小字略述形态。对古书未载之内容加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药图》是根据各地绘制的生药彩图编集的,这是我国唐代以前卷帙最多,药物来源最丰富的彩色药物图谱。《图经》是《药图》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药物形态、产地、采药等,以辨异同。《新修本草》以较多的药物考证和丰富的药学知识赢得了中外医药者的尊崇,并对后世药物学发展有深刻影响。

  六、《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唐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塞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

  此书共30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我国自宋迄今刻印、影印近二十版次。日本除珍藏有中国六种刊本外,尚有日本翻刻的两种较好版本,现存版本中,以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最佳。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出转的影印本较为常见。

  《千金翼方》全书30卷,计189门。合方、论、法共2900余首。卷1~4论药物,引录《唐本草》的大部分内容,卷5~6系妇人疾病;卷9~10论述伤寒;卷11为小儿病;卷12~15阐述养生长寿。集中体现了古代延年益寿学说同防病、治病相结合之特色。卷16~25论述中风、杂病、高分子痈等;卷26~28系针灸;卷29~30为禁经,其中虽有禁咒之术,但亦不乏心理疗法内容。

  《千金翼方》系统论述了伤寒六经辨证,内科杂病、外科疮肿、诊病察色,辫别阴阳表里虚实以及治疗技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经验。

  该书与《备急千金要方》被誉为我国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我国医学史上有深远影响。

  七、《月王药诊》

  《月王药诊》梵文名《索玛拉扎》(《Somaratsa》)藏文名《门杰代维给布》(《sMan-dpvadZLa-ba’IrGyal-po》),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医学古典名著。

  关于《月王药诊》的来源,说法不一。其一,由汉族僧医玛哈亚纳从汉地伯纪巷玛哈处带来吐蕃,后译成藏文。(德格版《月王药诊》后序);其二,第司・桑杰嘉措据《月王药诊》第一百一十三章记载认为该书来源于五台山,其三,来源于中医学书籍说。《吐蕃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公元七一O年,公主带来各种工伎书籍。这些书籍中的医药书籍由汉族僧医马哈金达(Mahagyinda)、藏族医生琼布孜孜(Khyun-PoTsetse)、琼布通朱(Khyun-poDam-tshugs)、角拉门巴(RCog-lasMan-pa)等人译为藏文。《月王药诊》就是这些译本中最重要的一本。

  据此,《月王药诊》来源于中医药书籍是无疑的。从内容分析,它是以中医药学为蓝本,把藏医的经验和藏医的理论增编进去,同时又吸收了天竺医药学的内容和理论。

  据推算,《月王药诊》可能是公元八世纪上半叶编译而成。《月王药诊》有三种译本,因译本不同而有一百二十章、一百一十五章、一百一十三章之别。

  《月王药诊》在人体生理构造方面,讲述了脑髓的构造、形状、大小及骨骼、四肢、脊椎、肌肉和五脏六腑;在生理机能方面突出讲述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对生理、病理起着主要协调作用,而气血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在疾病起因方面,阐明了内在因素是三大因素的失调。外因是起居不适、生活不当、邪魔作祟;在疾病分类上,归纳为寒性病与热性病两大类;在病的诊断上提出了望、闻、切的诊断法;在治疗方法上总结了内外两治法。

  在药学方面,记载了一千多种单药、方剂,归为寒性与热性两大类,并与临床的寒性病与热性病而成对治。对散剂、膏剂、汤剂、泻下剂、催吐剂、舒脉剂、酥油药剂等十余种剂型作了记述。此外,对食物的营养疗法作了评述;对食物和药物的中毒和预防也作了记载。

  此书还有些糟粕,有待扬弃。

  《月王药诊》是藏医学的奠基之作,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藏医药著作。它对于研究藏医学起源,早期历史,对研究藏医学与中医药学、天竺(今印度)医学的相互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简称《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唐・陈藏器撰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此书系本草著作,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由于此书以拾缀唐《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旨,故以“拾遗”为名。该书现已亡佚。但曾被多种医药书籍引用。日本《医心方》、宋代《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书多所采录,其主要内容保存在《政类本草》中尚忠钧辑校本《本草拾遗》于1983年由皖南医学院科研科油印本流传各地收藏。

  全书分为三部分,序例部分相当于部论,记载了“十剂”的内容。谓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拾遗部分共收载药物692种。分为石、草、木、兽禽、果菜米等部,各药内容分药名、性味、毒性、药效、主治、产地、药物形态、采制等项。《本草拾遗》在唐代是仅次于《新修本草》的一部重要本草著作。

  九、《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唐・孟诜撰成于唐长安年间(701~704)张鼎又于唐开元年间(721~739)予以增补而成(据《嘉�v本草》所引引书传达室载,此书系孟诜所撰《补养方》后经张鼎于开元九~二十七年间补订而成,因此食物药治病为主,改名为《食疗本草》,孟氏原书收载本草138种,张氏补入89条,合为227条)。

  《食疗本草》全书三卷,原帙今已无存,其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和《医心方》等书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该书古抄本残卷,收有从石榴至芋共26种药物的条文,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考察、校定了该书,以《食疗本草考察》为名。全书分两编,载药241种,是近代最早的一种辑本。兹后谢海洲等重新考求了《食疗本草》流传的佚文,辑复此书。全书分三卷,共收录260种药物,并归并同类条文,校注疑误,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此书系本草学著作,内容丰富,药物多切合实用,是我国唐代较全面的营养学和食治专著,收录了许多唐初本草书中未载的食药。书中按物类为序排列,并分析食性,论述功用,记载禁忌,鉴别异同,附载单方。所列食治药物,多系人们常用的食物、酱菜、果品、肉类等,反映了以食养脏、脏器疗法的思想。

  十、《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简体《外台》,又名《外台秘要方》。唐・王焘撰成于天宝十一年(752)。

  此书虽系医方书,但为重要医学典籍。作者长期管理弘文馆,广泛接触大量古代医籍,历经十个寒暑,撰成这部巨著。北宋治平二年(1065)经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至今翻刻多次,现有十余钟版本。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两次影印。

  《外台秘要》收集了唐代以及唐以前数十种医学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收载医方6000余首。卷1~2为伤寒;卷3~6论述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系内科疾病;卷21~22为眼、耳、鼻、齿诸科疾病;卷23~24论瘿瘤、痈疽;卷25~27为痢疾诸疾;卷28~30系中恶、金疮、恶疮等,卷31~32论述采药、丸散及面部诸疾;卷33~34论述妇人病;卷35~36为小儿病;卷37~38论乳石;卷39~40载明堂灸法。全书皆先论后方,其论多引自《诸病源候论》医方辑自《千金方》颇多,所选各书,每条之下必详原书书名和卷数。这种引书注明卷第的治学方法,在医学文献整理上为王氏首创,书中博采各家方论,于保存古代医学文献方面功效卓著。如《近效方》、《古今录验方》、《删繁方》、《深师方》、《小品方》、《骨蒸病灸方》等,今多散佚无传,赖此书得以保存。虽为一部纂辑之作,但其保存古比医方的功绩于祖国医学有很大贡献。

  十一、《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重广补注黄布内经素问》,简称《素问》,又名《黄帝内经素问》、《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注于宝应元年(762)。

  《素问》系王冰重新整理编次并注释《黄帝内经》素问部分而成。《素问》原书九卷,81篇。自汉至唐,屡经增改、传抄,至唐代已“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易难”。(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内经训解》为依据,对《素问》进行了编次注释,并故曰次注,将其师旧藏之卷的七篇大论补入,并对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之处搜求经论,迁移补之;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阐明。历时十二年,于唐宝应元年(762)完成此一巨著,王氏在增改经文时,态度严谨。“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亲揉”(王洋《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P7,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1版)。在注释方面,广泛引证多种古籍,对原文详细注释。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于嘉�v二年(1057)对该书进行校勘。此后各种刊本虽经或分或合的演变,然均以此本为依据。

  《素问》一书流传甚广,反复刊刻,较全善本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翻宋刻本。1956年和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据顾从德本校勘出版影印本。

  十二、《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藏名简称《据悉》(《rGyud-bzhi》),是中国医学藏医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著名藏医学家陀宁玛・元丹贡布等著。约成书于人世纪,《四部医典》全书共分四部,计一百五十六章,约二十四万多字。第一部《根本医典》(《rTsa-rgyud》)共六章,总论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论述医典》(《Shad-rgyud》)共三十一章,介绍人体生理解剖、病症分类和治疗原则;第三部《秘诀医典》(《Man-ngag-rgyud》)共九十二章,阐述临床各科疾病之诊断和治疗;第四部《后续医典》(《Phyi-ma-rgyud》)共二十七章,主要论述脉诊和尿诊、各种方剂药物的配伍、药物的炮制、功能、给药途径及外治法(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拨罐)等。

  《四部医典》收载方剂四百四十三方,单药一干零二种,根据药物来源、质地、生境、入药部位的不同,分为贵重药类、宝石类、土类、木类、精华类、平地产类(指作物类)、草类、动物药等八大类。并对药物的性味、炮制作了记载。作者认为药物的生长与五行(土、水、火、风、空)有密切关系;并将药物分为热性与寒性两类,热症用寒性药治之,寒症用热性药治之,这与中医用药理论类同。

  全书从生理到病理,都贯串着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脏六腑,寒热气血等理论,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医或西医学中相匹的病名,藏医中关于胚胎学的认识,认为是由父精母血的结合,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胎儿。藏医在胚胎学方面的认识在世界生物学史上是很先进的。

  《四部医典》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在总结本民族医学经验并吸收和借鉴了汉族医学、古印度和大食医学的部分理论和医药成果。成书后,历经各代藏医学家的修定、补充、注释、整理而愈趋详细完善。直至公元十二世纪,经老宇陀的十三世后代小宇陀・元丹贡布(宇陀・萨玛元丹贡布)全面的修订,成为后世的通行本。

  《四部医典》是一部对藏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奠基之作,历代医家都把它作为行医指南,是藏医的必修教科书,其学术地位相当于汉族之《黄帝内经》。

  《四部医典》最早刻本是1573年版的《扎当居悉》,1687年、1688年曾两次重刊,今流传者系1892年“药王山版本”,十八世纪即有蒙文译本,其后在国外曾被部分或片断地释成俄、日、英、德等多种文字、1983年、1987年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另出版社译本。

  十三、《理伤续断方》

  《理伤续断方》,又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唐・蔺道人撰。

  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今流传最早版本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洪武本、道藏本予以合校出版排印本。该版系《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外科验方》、《仙传外科方》三书之台刊本。

  《理伤续断方》较科学地总结了唐代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收藏医方40余首,包括汤、散、丹、丸、贴药、洗剂和内服药,多有较好疗效,切合临床施治规律。后世治疗骨折早期宜活血化瘀之说,亦受此书影响。该书在整复骨关节脱位方面多有创造,对肩关节髋关节脱位的整复,创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元代危亦林“架梯复位法”及目前临床用于陈旧性关节脱臼的“改良危氏法”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十四、《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唐・昝殷撰于大中年间(847~852)。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崇文总目》著录于目,作三卷。宋代刊本至元明间已散佚无存,后日人船桥氏由《医万类聚》辑得320余方,刻本流传于世。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年(1877)影宋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光绪年间影北宋本出版影印本。

  《产宝》3卷,分52篇,371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共25篇。书末续编录周�F的《传授济急方论》和李师中、郭稽中的“论二十一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这些都是宋代以前产科名著,有重要参考价值。

  十五、《颅囟经》

  《颅囟经》系儿科著作,不著撰人。《宋史・方伎传》及《艺文志》始载《师巫颅囟经》。一般认为该书系唐末宋初人托名师巫的作品。明代以后散佚。现所见《颅囟经》多以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本为祖本。现存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辑本2卷,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全书分为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丹毒)15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证19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

  十六、敦煌文物中的医学史料

  敦煌艺术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珍贵的医药学壁画和卷子遗书。

  (一)敦蝗壁画中的医学内容

  保存至今的四百九十二个洞窟,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以隋唐五代的为最多。丰富多彩的敦煌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医药卫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练功运动

  西魏・第285窟西壁正面佛龛上方,画有14幅菩萨禅定和外道的图象,左侧7幅禅坐修身,类似“内功”、“静功”;右侧7幅模仿动物姿态,颇似五禽我的功法,略近“外功”、“动功”,菩萨均穿印度人装束,反映了中印功法的交融,北凉・第272窟画有一幅40人类似导引的连续性动作图象,每侧20人,分为4组,以5人为一组,总体看来,给人以一套完整导引练功的形象画面。

  2、卫生保健

  北周・第290窟人字披顶东披的清扫图,画着两人清扫院落,另一人在有屋顶的厕所内大便,院落内满载花木,环境幽静清新。北周・第296窟和隋・第302窟以及唐代的一些《福田经变》画中,都绘了加盖的水井,水井四周还修建了围栏,以保持饮水卫生。隋・第302窟的《福田经变》中,画有两人裸体在四周栽有树林的浴池内洗澡。盛唐・第445窟《弥勒经变》中的剃度图,描绘了比丘和比丘尼出家时剃头的情景,理发者肩披巾,落发收集到专门的箩盘内,旁边放着盛满圣水的沫壶及精制的沫盆,以备理发后洗头,可见当时的理发已十分讲究卫生。中唐・第159窟南壁《弥勒经变》中画有一幅揩齿图,一和尚赤裸上身,脖子上围着围巾,左手持净瓶,以右手食指揩齿,该图的四周还有洗澡、洗头、剃头等画面。此窟建于中唐吐蕃时期(781~847),此图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的揩齿面面。另在晚唐・第196窟(建于892~893)西壁《劳度叉斗圣变》中,绘有务度叉左手持净瓶,右手拿齿木刷牙图。我国关于揩齿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南北朝梁代刘峻撰《类苑》一书。敦煌壁画中的刷牙图,不仅说明我国在唐代刷牙已较普遍,而且以实物形象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牙刷和刷牙的国家之一。

  3、诊疗疾病

  北周・第296窟窟顶北披东段《福田经变》中,有一幅根据佛经“常施医药,疗救众病”而绘的施药图,两位家属扶着半躺的患者,给病人喂药,身后一人正在用药罐煎药,医生在一旁精心诊察,确属一幅难得的施药疗病画面。盛唐・第217窟的得医图,是根据《妙法莲花经》中“如病得医”的经文描绘的。一患儿得了急病,母亲焦急万分,侍女请来一位快步赶来的老医生,医童抱着医疗用具紧跟在后,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时医生出诊的情况。

  (二)敦煌遗书中的医学文献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了封存九百余年的近五万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时期写录的卷子书籍,现称为“敦煌遗书”,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三十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批珍贵文物在发现后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盗劫的卷子(今编号为S和P)最多,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对于敦煌遗书医学卷的整理研究,建国前有罗振玉影印的《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排印的《食疗本草残卷》,罗福颐影写的《西陲古方技书残卷汇编》,均为原卷的复制品,后有王国维、王重民、刘铭恕等人对部分残卷的编目及写题跋,一些中外学者发表了个别残卷的研究论文。近有根据缩微胶片系统地整理研究敦煌遗书医学卷的专著,《教授古医籍考释》和《敦煌医粹》出版,迄今所见,敦煌遗书医学残卷至少在六十卷以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敦煌遗书医学卷子概况

  (1)医经

  医经残尝有十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等。

  P.3481卷,首尾残缺,考为唐太宗之前写本。内容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残卷。

  P.3287卷,首尾残缺,考为唐高宗时写本、内容主要是论述三部九候脉法,表里两感脉病治则,相类脉及四季主王各脏脉象,诊脉法及寸口脉分部主病,论脉证治等。

  S.202卷,首尾残缺,考为初唐时写本,内容与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篇大致相同。

  P.4733卷,首全尾缺,卷首题书名“《玄感脉经》一卷”。考为唐代苏游所撰,抄于唐睿宗至五代时期。其内容第一篇缺目,主论诊脉部位相时间。第二篇有书目“捻脉指下轻重脉名脉类形态”,主论诊脉法、脉象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24种病脉和6种死脉的应指形象。第三篇列书目“阴阳逆乘伏”,惜文仅存一行。

  P.3655卷,基本完整,依次抄录《明堂五脏论》、《七表八里三部脉》、《青乌子脉诀》三书。考为初唐写本。《明堂五脏论》首述总论,次按五脏分篇论脏象。卷中引有三国吴人吕广《玉匮针经》佚文,推其撰年应在六朝。《七表八里三部脉》主论七种表病、八种里病和寸、关、尺三部所见的脉象,《青乌子脉诀》主论诊脉法,两篇均为七言歌诀形式,与传世的《王叔和脉诀》基本相同。

  S.5614卷。首全尾缺,依次抄录《五脏论》一卷、《平脉略例》一卷、《五班脉候阴阳相乘法》和《占五脏声色源候》为五代写本。《五脉论》当为隋或初唐时的著作。其内容以脏象为中心,论及整体观念、致病原因、脏腑辩证、地道药材、药物炮灸鉴定、常见病症的药疗,文字与《医方类聚》卷四“五脏论”大致相同,但较其完整。《平脉略例》主要内容为诊脉方法及定位,24种气脉及19种脉象的主病。《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主论五脏的五行属性、脉候、生理病理。各脏生克影响的病情及预后。《占五脏声色源候》主要内容是以五官、五志、五声等方面的变化,来察知五脏病变之所在。

  (2)针灸

  针灸残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备急灸经》和灸疗图等。

  P.2675卷。首全尾缺,抄录于《阴阳书》卷的背面,据书末题“咸通二年……二人写记”。说明此卷抄写于公元861年。正文部分画有正面人形穴位图的上半身,用引线标注穴名、部位、主治及灸法,共存17个穴位,下半身图形已缺损,后部分记载针灸人神禁忌,S.6168和S.6262两卷,为一书断裂数段,首尾残缺。不知书名及撰年,似为唐人抄本,考此两卷推知,原书为一部绘有人体穴位的灸疗图谱,各图均系人形全身正面或背面墨线图,每图前记有主治病证、所用穴名及灸法壮数,人形图内点记穴位,图旁用引线标记穴名和部位。图文多有缺损,尚能辨认者计18图。

  (3)本草

  本草残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龙530卷,现藏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首残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经集注》卷一,内容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写时间,一说据卷末所记为唐开元六年(718);一说据不避唐讳及实物考证,为六朝写本。

  (4)医方

  医方残卷有三十余卷,共录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大多则不知书名及撰者。

  (5)藏医卷

  1983年,罗秉芬和黄布凡编译出版了《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经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审订,内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写的四卷吐蕃时期的藏医文献。

  2、敦煌遗书医学卷子的学术价值

  (1)丰富了隋唐前后的医学典籍

  从时代来看,敦煌医学卷子主要是隋唐五代写本,其编撰时间有的更早,不少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原卷抄本。如P.3287卷中的《素问》内容,是王冰编次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的文字。P.3481卷,是现存最早的《灵枢经》残段。S.202卷和P.3287卷中部分内容,是宋代校定前的《伤寒论》原文。P.3714卷,是《新修本草》最近古抄本,比以往认为最古的日本传本还要早六十多年。

  以内容而言,敦煌医学卷子中有许多是首次发现而未见传世的医书,甚至大多数在隋唐史志中也无记载。如P.3477《玄感脉经》卷,P.3655《明堂五脏论》、《青乌子脉诀》卷。S.5614卷中的《平脉略例》和《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P.2675《新集备急灸经》卷,S.6168灸疗图卷,P.3378《杂疗病药方》卷,以及其他绝大部分的医方残卷。

  (2)为校勘、辑佚、考证提供宝贵资料

  敦煌医学卷子近古而接近原貌,为多种传世古医籍的校勘提供了早期的依据。如P.3287卷和王冰次注的《素问・三部九候论》互校,王本“经月之病”,使众注纷纭;敦煌卷作“经间之病”,豁照明了,P.348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互校,敦煌卷肺脉“微缓为痿、漏风”,可证《灵枢经》“微缓为诿、瘘、偏风”中的“瘘”字为衍文。

  我国的一些重要医籍,原书早佚,仅在后世著作中引有佚文,敦煌卷中保留的原书古抄本,为这些古籍的辑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如唐政府在公元659年颁发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自宋代以后早无传本,仅在宋以后的本草著作中引有佚文,P.3714、S.4534和P.3822三卷,却是该书早期传写本。

  敦煌卷子抄写年代的下限在公元1060年左右,大多则为唐写本,从而给医史考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如以往对宋本《伤寒论》中,辨脉法”和“伤寒例”两篇,有认为是仲景原文者,有认为是王叔和编写的,也有认为是高继仲或成无已所编著,S.202和P.3287卷的发现,证明高继仲和成无己之说不确。

  (3)反映了隋唐五代医药学术成就

  敦煌医经残卷,反映出隋唐五代医学理论和脉学的成就。如P.3655卷中,对习用的“明堂”一词作出确当的解释:“明者命也,堂者躯也”。意为“明堂”指活着的人体。P.3477卷提出治脉的两种基本手法,其一是先重手沉取,后举指浮取,以体会脉之有根无根;其二为初轻手浮取,再渐次中取、沉取,以诊察五脏脉象,很切合临床实用。

  在针灸卷子方面,P.2675和S.6168、S.6262三卷是写绘有穴位图谱的唐代两部灸疗专著,也是目前保存最古的汉文针灸图实物,P.2675卷中首次记载着灸耳尖阴会穴治眼赤疮翳,灸住神治急黄故欲死,灸两眉中和手、足心来治大风病。此书发明耳尖和两眉中穴位,比现令通认的《针灸大成》(称为耳尖穴、印堂穴)早七百多年。

  在本草卷子方面,龙530《本草经集注》残卷中,将中药分为石、草、虫、兽、果、米等类,首创了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药物产地、采集、炮制、煎服法、真伪鉴别、诸病通用药、药物解毒、服药食忌、七情畏恶均有详细论述。文中可见十八反药的最早记载。敦煌卷子还反映出唐代地道药材的流行,如S.5614、P.2882,和P.3930三卷中提及河内牛膝、上蔡防风、泰山茯苓、江宁地黄、华山覆盆子等。也可见唐代外国药物的输入,如P.3378卷中的诃黎勒、毗黎勒、阿摩罗,P.3930卷中的龙脑香。S.4534卷中提及胡麻,本生大宛:S.76卷中提及石蜜。波斯者良,榆英,高昌人食用。

  医方残卷,大多是六朝、隋唐五代医家的经验效方,涉及临床各科。如P.2662卷中治热病不退的柴胡汤(柴胡、黄芩、知母、石膏、大黄、芒硝、升麻、大青、桅子、芍药),兼和解、清热、泻下于一方:P.3930卷中用桂心、牛膝、蒲黄、当归治产后溶血腹痛,黄连、朴硝治眼热赤,白矾、黄矾治耳流脓,人发灰、龙骨末治鼻衄,细辛绵裹外敷治牙痛,均有独到之处。在急救方面,P.3596卷中,记载着用笔筒纳口中吠气的人工呼吸法抢救自缢“死”者,用伏头、面向下使水从鼻口出的方法抢救溺水“死”。在治疗技术方面,P.2882卷中记载着天宝七年(748)由张氏所传的外治灌肠法:以羊皮制成盛药的囊袋,其上口套以竹管,将竹管送入肛门而后灌药;S.5435卷中记载用苇筒子作插入导管,以羊胆汁灌肠,治大便不通。

  (4)极其珍贵的古藏医文献

  敦煌遗书的藏医卷,是迄今所见西藏最早的古文献之一。从P.T.127卷中所记“结合象雄的疗法而写成”来看,象雄是古代吐蕃文化发源的中心地,也是藏医最早的渊源地。从卷中藏文行文来看,强巴赤列认为是九世纪初第二次厘定藏文之前的文献。

  敦煌藏医卷体现了吐蕃时斯藏医的成就,对于研究和发展藏医学,丰富祖国医学宝库,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卷中论及眼黄,肉黄、衄血、脑炎,昏厥等瘟热症,并用冰片、藏红花、大黄等治疗,说明西藏当时已有黄疸,脑炎等病流行,其用药亦属有效。卷中还记述了藏红花、藏菖蒲、钝裂银莲花、唐古特铁线莲花等西藏地道药材的应用,以及用牛、羊、狗、熊、马、鱼、鹫、鹰等动物的毛、角、蹄、皮、肉、脏、脂、胆等来治疗疾病,反映了藏医的一些特色。

  敦煌藏医卷反映了唐代藏、汉医学的交流和印度、波斯医学的传入。卷中在火灸疗法测定穴位时,有一寸、两分又五壮、七壮等记载,很明显是受汉医的影响。I.O.56、57卷中,治疗寒颤和月经不调时,采用了“汉地酒”。P.T.1044卷尾,明确指出该卷是从印度搜集的疗法;P.T.127卷尾,提及以“突厥地方的锥针割刺放血也可”。这不仅说明藏医是在不断吸收外来医学成果,丰富着本民族的医学,也反映出唐代各种医学的广泛交流。

,中医文化,中医发展,医学著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