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韦某,女,5岁。恶寒、发热、无汗3日,疑为感冒。近日忽咳嗽加剧,气急声嘶,甚则喘憋烦躁,两手乱搔,面青唇绀,咽喉红肿、上布白色伪膜,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时邪干于肺系,热毒结于咽喉,痰浊壅于气道之白喉重证。证势危重,勉拟清热解毒、泻肺祛痰法,以观药效。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桔梗4. 5克,甘草4. 5克,浙贝母9克,胖大海9克,陈胆南星4.5克,礞石滚痰丸1 2克(包)。1剂。

  另:鲜土牛膝根1握,洗净捣烂绞汁,用棉签蘸汁频频点人咽内。

  二诊:药后便利溏薄2次,中央黏液甚多,身热稍平。呛咳时呕出白膜1块,气急较缓,烦躁较安,面青唇绀、声嘶均见好转。证有转机,可望步人坦途。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山豆根6克,桔梗3克,甘草4. 5克,玄参9克,麦冬9克, 马勃6克,天花粉9克,浙贝母9克。2剂。

  另用鲜土牛膝根汁频频滴人咽内。

  三诊:咽喉红肿已退,白膜大部剥脱,仅见星星点点,气息稍粗,偶有呛咳,舌红无苔,脉数。咽为胃管,喉为肺管,热毒伤于肺胃之阴,治以养阴清肺败毒。

  处方:玄参9克,麦冬9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9克,地骨皮9克,人中黄9克,金银花9克,石斛1 5克(先煎),川百合9克,梨皮l撮。

  方连服5剂,鲜土牛膝根汁继续滴喉5日,,并嘱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以防暴脱。

  例2:张某,男,3岁。发热1日许,即见呛咳气促,唇青面,舌干欠润,咽喉红肿,上布白膜,声音嘶哑,咳声如吠,躁扰不安,两手自搔其面。证属疫火炽盛,攻于咽喉,气道为之不利之喉风险证。亟宜清解疫毒,利咽润喉。予金玉五汁饮频频饮之。

  处方:鲜生地黄60克,鲜石斛50克,鲜土牛膝根1 20克,荸荠60克。洗净同捣绞汁,加入鲜竹沥1盅(约1 00毫升),频频饮之。

  二诊:饮药后2-3小时,突发剧烈呛咳,呕出黏痰及白膜2片,咳喘顿平,发热减轻,舌于转润。清咽利喉解毒之剂非金玉五汁饮莫属,当继续饮用。

  三诊:发热已退,咽喉红肿见消,白膜大部脱落,仅见一星半点,偶有呛咳,舌红,脉细数。养阴清肺是其候也,清热解毒不可尽废。

  方:生地黄9克,玄参9克,麦冬9克,粉丹皮6克,地皮9克,人中黄9克,金银花9克,川贝母6克,川百合9克,梨汁、鲜土牛膝根汁各1小盅(兑服)。3剂。

  药后诸症悉已,嘱进雷羹汤1周,忌食香燥甜腻之品半个月。

  【按】两案均为白喉。

  韦案有恶寒发热表证,先父认为“白喉为时疫传染而成,其性烈,其毒强,传变极速,最易闭肺攻心。虽有恶寒症状,但非表寒,乃热毒内闭,营卫不和之象,去其热毒,寒热可自行而解”。因此,他主张运用清热解毒药而不主张解表。清代《重楼玉钥》一书有“白喉忌表”之说。 实践证明,时疫、温病非六淫所染,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所感”(吴有性语)。现已证实,白喉病原物为白喉杆菌,恶寒发热是病菌释放毒素使机体出现的一种中毒反应,治法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清热解毒药大部分有抗菌作用)。解表药大都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扩张汗腺而引起发汗的作用,其中虽有一部分药有抗感染的作用,但药力不专,往往汗出而寒热不解。清热解毒药如大青叶、板蓝根、马勃、山豆根、射干、土牛膝等,均有解毒利咽作用,古人早有认识。其中尤以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等药经过药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其对白喉杆菌有较好的抗菌和中和毒素的作用。因此,白喉忌表”之说是科学的,应该给予肯定。《重楼玉钥》还提出运用养阴法治疗白喉,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从白喉的临床证象来看,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阴伤表现,用养阴药是对证的。但运用养阴药不能排除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与养阴药的主从地位应根据证候表现来决定,适当配合使用,方为全面。

  张案热毒既重,阴伤亦甚,须大剂清热解毒、养阴。取鲜品之汁,频频饮服,使之多次作用于咽喉,且清凉之性更佳。

  1 976年9月中旬本市曹山乡三八村白喉流行,起初未用鲜土牛膝根汁治疗,死亡5例。后用之,所治22例,无一例死亡,也无一例气管切开。鉴于鲜土牛膝根汁不易保存, 南京新医学院与仪征市人民医院合作,将鲜土牛膝根加工成颗粒冲剂,经临床验证,疗效不减。制法:①取土牛膝鲜根洗净晾干,切碎,置于锅中,加水高出药材面2-3寸,水温加热为70~80℃,温浸3次,每次约2小时,合并3次滤液,浓缩收膏至每克相当于鲜药材4—5克,或干药材1.5-2克。②取浸膏加适量糖粉、淀粉混合均匀,过1 0目或1 2目颗粒筛,做成颗粒,置烘箱中60~80℃烘干呈浅棕色颗粒状,包装即得。每袋相当于土牛膝鲜材20克,干材8-9克。服法和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1袋。

,中医文化,中医医案,白喉案――两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