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望诊主要是望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从而对病性的寒热虚实,病情的轻重缓急形成总体的认识。
(一)望神
神,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志、意识、思维动。望神即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望神可知正气存亡、脏腑盛衰、病情轻重、预后善恶。望神包括望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语言呼吸、动作体态等,其中望神情、眼神最为重要。
1.得神 又称“有神”,多见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言语清晰,反应灵敏,精力充市,面色明润含蓄,两目灵活明亮,呼吸顺畅,形体壮实,肌肉丰满等。提示正气充盛,腑功能未衰,或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多见精神不振,动作迟缓,少气懒言,思维迟钝,面色少华,两目晦滞,目光乏神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
3.失神 又称“无神”,多见神志昏迷,或烦躁狂乱,或精神委靡雍;目睛呆滞或晦暗无光,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目闭口开,手撒尿遗,或搓空理线,循衣摸床等。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4.假神 是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如原本精神委靡,面色暗晦,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妆,语声清亮,喋喋多言,思食素食等。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
,中医文化,中医理论,四诊之望诊之全身望诊-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