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1 1岁。

  【现病史】 1960年7月30日开始发热、头痛,随即精神倦怠,不思饮食,有时呕吐,于8月4日人某医院。西药输液及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于8月5日应邀会诊。

  【查体】 入院时体温38。6℃,嗜睡,颈项强直,咽(一),心肺(一),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腹软无压痛,脊柱四肢无异常,腱反射存在,布鲁津斯基征(十),凯尔尼格征(十),巴宾斯基征(十),腹壁反射(十),提睾反射(十)。

  脑脊液:白细胞数196个/mm3,中性粒细胞68%,淋巴细胞32%,氯化物750mg,糖(十) 。

  现症:高热,头痛,汗出,背部畏寒,神倦嗜睡,颈项强直,呕吐时作,身重,四肢酸楚,口渴思饮,小溲赤少,舌苔黄腻而厚,脉象微数。

  【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暑温)。

  【辨证】 暑温挟湿,邪在气分,热炽风动。

  【治法】 清暑化湿,平息肝风。

  【方药】 藿香、钩藤、佩兰各1Og,葛根、厚朴各5g,蝉�、通各2.5g,僵蚕、秦艽各6g,滑石12g,生甘草3g,白蔻仁1.5g。3剂,日3服。

  二诊药后体温降至37℃,项强好转,呕吐减少,凯尔尼格征(一),布鲁津斯基征(一),巴宾斯基征(一),惟头痛未除,两目微红,舌质红赤,舌苔中厚焦黄。气分湿热未清,肝火内炽。治宗原意,佐以平肝降火。

  省头草、滑石、白蒺藜、钩藤各1Og,龙胆草、通草各2.5g,葛根、菊花各5g,全瓜蒌12g,桑叶6g。2剂。

  三诊:药后头痛明显减轻,舌红已退,焦黄苔渐化,肝火湿热渐平。继宗原法,以清余邪。

  菊花、陈皮各5g,省头草、滑石、茯苓、白蒺藜,瓜蒌、大腹皮各lOg,枳壳6g。服药2剂,诸症均除,脑脊液复查正常,于8月16日痊愈出院。

  【按语】 本例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据其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符合中医学暑温病证。本病多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成,即《温病条辨》暑温篇所说“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成暑矣。伤暑则发热,热甚逼津外出则自汗;多汗伤气故微恶寒,暑热上扰则头痛且昏,面垢;火热伤津引水自救则烦渴引饮。因暑性炎热,易人心营和引动肝风,故神倦、嗜睡、项强。湿困脾胃,故身重、胸闷不舒。舌苔黄腻而厚、脉象微数均为暑湿蕴阻之象。”此例虽邪在气分,但已有动风闭心之势,本当按张风逵“暑病首用辛凉”之法,泄热涤暑,平息肝风。然病暑而挟湿,湿遏热蕴,暑热难除。王纶云“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诚属经验之谈。以暑多兼温,清暑利小便可使热从下行,舔甫,是治疗暑温的一个好方法。故寓清暑于芳化渗利之中,暑湿同治,清热息风。方中滑石、甘草即河间天水散,清暑利湿,导邪下行。藿佩芳香化湿,蔻仁宣中,厚朴孽孕年湿,通草淡渗利湿。回暑易伤津,白蔻性燥,通草利水作用较强,有伤津之蔡虞,故宜小用其量以为佐。秦艽治头身痛,葛根治项强,乃取其辛凉透散,濡润经脉之意。加入僵蚕、蝉�、钩藤则在清肝息风。二诊时,舌苔焦黄而厚,是湿热未清而肝火内炽,故加胆草、菊花、白蒺藜以增强清肝息风之力。病虽急重,但因药证相符,配怔璃阻断了病情进一步发展而获速效。

  [选自董建华.暑温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0):20-21]

,中医文化,中医医案,董建华医案一暑温挟湿,邪在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