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草,中药材。为玄参科植物爬红岩Veronicastrumaxillare(Sieb.etZucc.)Yamazaki或毛叶腹水草Veronicastrumvillosulum(Miq.)Yamazaki的全草。具有行水,消肿,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烫伤,毒蛇咬伤。

别名

疔疮草、仙桥草、翠梅草、毛叶仙桥、霜里红、两头根、钓鱼竿、吊线风、梅叶伸筋、金鸡尾、倒地龙、吊杆风、叶下红、双头粘、散血丹、两头绷、惊天雷、万里云、仙人搭桥、二头马兰、蟹珠草、过山龙、汤生草、金桑鸟草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脾、肾经。

形态特征

1.爬红岩: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状茎短而横走,根密被黄褐色茸毛。茎弓曲,顶端着地生根,圆柱形,中上部有条棱,无毛或稀被黄色卷毛。叶互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纸质,长5-13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具偏斜的三角形锯齿。花序穗状腋生,长1-3cm,近无梗;花密集;苞片和花萼均为5裂,裂片均为条状披针形至钻形,不等长,无毛或具疏睫毛;花冠紫色或紫红色,长5-6mm,檐部占1/3,4裂,裂片狭三角形;雄蕊2,略伸出至伸出达2mm,花药长0.6-1.5mm。蒴果卵球状,长约3mm。种子长圆形,具不明显网纹。花期7-9月。2.毛叶腹水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m。除花冠外全体密被多细胞柔毛。叶片卵状菱形,长7-12cm,宽3-7cm,两面密被棕色腺毛。花序头状,腋生,长1-1.5cm;近无梗;苞片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钻形,稍不等长,短于苞片,同样被毛;花冠紫色或紫蓝色,长6-7mm,4裂,裂片三角形,近相等,长1-1.5mm,筒部内面上端被长柔毛;雄蕊2,强烈伸出,花药长1.2-1.5mm。蒴果卵形,长约2.5mm。种子黑色,球形,直径约0.3mm。花期6-8月。

分布区域

1.爬红岩: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2.毛叶腹水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功能

本品具有行水、消肿、散瘀、解毒的功效。

主治

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烫伤,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爬红岩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均有明显抗菌作用。

2.抗血吸虫作用:体外试验,腹水草(原植物未鉴定)经40min以上,可使血吸虫虫体全部死亡。但对实验性小鼠、家兔和犬血吸虫病,连续用药两个月,未能证明其具有杀灭体内血吸虫的作用。

3.消除腹水作用:正常人口服腹水草5-10g,1-4h内尿量稍有增加,4h后尿量显著减少。腹水草的消腹水作用,系通过剧烈吐、泻使体内液体排除,并非利尿作用。

医家论述

1.《百草镜》:“茎叶:散风火,利湿热,治火丹,疥疮,涩精。”

2.汪连仕《采药书》:“茎叶:消疔肿拔根,合苍耳草酒煎服。”

3.《纲目拾遗》:“茎叶:治失力黄。能退诸疮热血,风火气毒。”

4.《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晚期血吸虫病。”

5.《全国中草药汇编》:“利尿消肿,散瘀解毒。主治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外用治腮腺炎,疔疮,烧烫伤,毒蛇咬伤。”

6.《浙江药用植物志》:“逐水行瘀,清热解毒。主治腹水,肾炎水肿,菌痢,疮毒,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