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药,中药材。为茄科红丝线属植物红丝线Lycianthesbiflora(Lour.)Bitter的全株。植物红丝线,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嗽,哮喘,痢疾,热淋,狂犬咬伤,疔疮红肿,外伤出血。
别名
血见愁、野苦菜、野花毛辣角、十萼茄、双花红丝线、红珠草、耳坠子、帮梨子、猫耳朵、野辣茄、山辣子
性味归经
苦,凉。入肺、脾经。
形态特征
灌木和亚灌木,高0.5-1.5m。小枝、叶柄、花梗及花萼上密被淡黄色绒毛。单叶互生,在枝上部成假双生;叶片大小不等,大叶片椭圆状卵形,偏斜,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至叶柄成窄翅,长9-15cm,宽3.5-7cm,叶柄长2-4cm;小叶片宽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圆形而后骤窄下延至柄而成窄翅,长2.5-4cm,宽2-3cm,叶柄长0.5-1cm;全缘,两面有疏柔毛。花常2-3朵(稀4-5朵)生于叶腋;花梗长5-8mm;花萼杯状,长约3mm,径约3.5mm,萼齿10,钻状线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星形,直径10-12mm,深5裂;雄蕊5,花药顶裂;子房卵形,2室。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后绯红色,宿萼盘状,齿长4-5mm。种子多数,淡黄色,卵状三角形。花期5-8月,果期7-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
咳嗽,哮喘,痢疾,热淋,狂犬咬伤,疔疮红肿,外伤出血。
医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捣敷红肿。”
2.《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止咳,补虚。”
3.《福建药物志》:“化痰,利湿,消肿。主治痢疾,热淋,支气管哮喘,疔,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