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鲞,中药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或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干制品。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健脾补虚,开胃消食,解毒止痢之功效。用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食积腹胀,泄泻痢疾。
别名
白鲞、鲞鱼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形态特征
1.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大鲜,黄花,桂花黄鱼,黄瓜,红瓜,金龙,黄纹,大仲,红口丝。体侧扁,一般体长为40-50cm,大者长达75cm。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吻钝尖,有4个吻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圆凸。口前位,宽阔而斜,下颌稍突出,牙细尖,上颌牙多行,外行牙稍扩大;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颏部具4个不明显小孔。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耙(8-9)+(16-18),细长。头部和体的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侧线鳞56-58(8-9/8)。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上被小圆鳞。体侧下部各鳞片均有一金黄色皮腺体。背鳍Ⅷ-Ⅸ,Ⅰ-31-34,连续,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臀鳍Ⅱ-8,第2鳍棘较长。胸鳍15-17。尾鳍楔形。鳔大,前端圆形,两侧具侧枝31-33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等长,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唇橘红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腹面金黄色。2.小黄鱼又名:花鱼、大眼、黄花鱼、古鱼、小黄花、小鲜、叫叫儿、厚鳞仔、小黄瓜。体侧扁,一般体长23-26cm,大者可长达50cm。外形与大黄鱼近似。主要差别如:鳃耙10+(8-20)。侧线鳞50-62(5-6/8),背鳍Ⅸ-Ⅹ,Ⅰ-31-36。臀鳍II-9-10。鳔大,前部圆,两侧具侧枝26-32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不等长;后小支短,前小枝细长。耳石梨形,较小。体黄褐色,唇橘色,各鳍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分布区域
1.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2.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
功能
本品具有健脾补虚、开胃消食、解毒止痢的功效。
主治
用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食积腹胀,泄泻痢疾。
医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主治食欲不振,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