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石豇豆
别名
石小豆、点子草
性味归经
味淡、微涩,性平。归脾、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
主治
用于风湿疼痛,劳伤疼痛,小儿疳积,淋浊,白带,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除风湿,镇痛,利尿,调经,通淋,健脾。”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淋症,风湿痛:石豇豆30g。水煎服。
2、治小儿疳积:石豇豆30g。研粉,加面500g,蒸馍食。
3、治崩漏,白带:石豇豆、三白草各12g,太白花、金丝带、红三七各9g,柴胡6g。水煎服,甜酒为引。(1-3方出自《陕西中草药》)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
主治
用于风湿疼痛,劳伤疼痛,小儿疳积,淋浊,白带,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除风湿,镇痛,利尿,调经,通淋,健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淋症,风湿痛:石豇豆30g。水煎服。
2、治小儿疳积:石豇豆30g。研粉,加面500g,蒸馍食。
3、治崩漏,白带:石豇豆、三白草各12g,太白花、金丝带、红三七各9g,柴胡6g。水煎服,甜酒为引。(1-3方出自《陕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阴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37厘米。根状茎横走,粗壮,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大部分网眼褐色不透明,细胞壁加厚,胞腔很小,边缘具无色透明的狭边,边缘呈齿蚀状,基部阔卵形,先端短渐尖头,老时脱落而使根状茎裸露出淡蓝白色。叶远生或近生;叶柄长短不一,从几无柄至长3厘米,禾秆色,有鳞片疏生;叶片阔卵状被针形,长12至30厘米以上,通常下部1/3处为最宽,约1.5-3.5厘米,短渐尖头,基部狭缩并长下延,边缘平直,干厚两面呈淡红棕色,灰棕色或淡绿色,草质或薄纸质。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略可见,沿主脉和叶片下面有稀疏的鳞片贴生。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位于主脉和叶边之间,略靠近主脉,彼此相距约等于2个孢子囊群体积,幼时被隔丝覆盖;隔丝圆形,中部具大而透明的网眼,全缘,棕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附生于海拔2000-3000m的高山林下枯树干上或岩石缝中。
,,石豇豆的功能,石豇豆的主治,石豇豆的功效,石豇豆的用法用量,石豇豆的价格,石豇豆的临床应用,石豇豆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