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五脉山黧豆

拉丁文名

Lathyrusquinquenervius(Miq.)Litv.

道地产区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等地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五脉山黧豆,中药名。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quinquenervius(Miq.)Litv.的全草、花及种子。植物五脉山黧豆,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主治关节炎。,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

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全草15g,水煎服,每日2次。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头痛,花9g,种子5g,水煎服,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

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全草15g,水煎服,每日2次。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头痛,花9g,种子5g,水煎服,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草夏、秋季采挖;花6-7月采;种子9-10月采。阴干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五脉山黧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不增粗,横走。茎通常直立,单一,高20-50厘米,具棱及翅,有毛,后渐脱落。偶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不分枝的卷须,下部叶的卷须短,成针刺状;托叶披针形到线形,长7-23毫米,宽0.2-2毫米;叶具小叶1-2(-3)对;小叶质坚硬,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80毫米,宽5-8毫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上面稀疏,老时毛渐脱落,具5条平行脉,两面明显凸出。总状花序腋生,具5-8朵花。花梗长3-5毫米;萼钟状,被短柔毛,最下一萼齿约与萼筒等长;花紫蓝色或紫色,长(12)15-20毫米;旗瓣近圆形,先端微缺,瓣柄与瓣片约等长,翼瓣狭倒卵形,与旗瓣等长或稍短,具耳及线形瓣柄,龙骨瓣卵形,具耳及线形瓣柄;子房密被柔毛。荚果线形,长3-5厘米,宽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等地。

道地产区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路旁、草甸等处,最高可到海拔2500米。

,,五脉山黧豆的功能,五脉山黧豆的主治,五脉山黧豆的功效,五脉山黧豆的用法用量,五脉山黧豆的价格,五脉山黧豆的临床应用,五脉山黧豆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