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山苦荬
别名
苦菜、七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辽宁、宁夏、山东、河南、新疆)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
主治
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药理作用
100%山苦荬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相关论述
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痈肿,肺脓疡,吐血,衄血。”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主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3、《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清热利胆。治胆囊炎。”
4、《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腹腔脓肿,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
5、《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血崩,白带,痧气腹痛。”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肠痈:苡米21g,败酱草9g,牡丹皮9g,冬瓜仁12g,桃仁9g,金银花9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茸药手册》)
2、治胆囊炎:(山苦荬)全草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无名肿毒,各种疮肿:鲜苦叶苗、鲜地黄苗、鲜蒲公英各等分。共捣如泥,敷患处。或将上三味药焙干,共研细面,每次6g,开水冲服,每日3次,外用时蜂蜜调敷患处。
4、治黄水疮:苦叶苗适量。焙干研面,香油调涂患处。(3-4方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5、治痔疮:光叶苦荬菜切碎,煎水熏洗。(《内蒙古中草药》)
6、治血崩,白带:(山苦荬)根9g,猪膀胱1只。煮熟食肉服汤。(《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咽喉肿痛:苦叶苗30g。水煎,日服2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8、治暑热痧气腹痛:(山苦荬)全草30g,六月雪、醉鱼草根、牛膝、仙鹤草各9-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结核病:苦叶苗500g,白芨60g。共研细面,每服6g,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
主治
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药理作用
100%山苦荬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相关论述
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痈肿,肺脓疡,吐血,衄血。”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主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3、《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清热利胆。治胆囊炎。”
4、《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腹腔脓肿,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
5、《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血崩,白带,痧气腹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肠痈:苡米21g,败酱草9g,牡丹皮9g,冬瓜仁12g,桃仁9g,金银花9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茸药手册》)
2、治胆囊炎:(山苦荬)全草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无名肿毒,各种疮肿:鲜苦叶苗、鲜地黄苗、鲜蒲公英各等分。共捣如泥,敷患处。或将上三味药焙干,共研细面,每次6g,开水冲服,每日3次,外用时蜂蜜调敷患处。
4、治黄水疮:苦叶苗适量。焙干研面,香油调涂患处。(3-4方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5、治痔疮:光叶苦荬菜切碎,煎水熏洗。(《内蒙古中草药》)
6、治血崩,白带:(山苦荬)根9g,猪膀胱1只。煮熟食肉服汤。(《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咽喉肿痛:苦叶苗30g。水煎,日服2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8、治暑热痧气腹痛:(山苦荬)全草30g,六月雪、醉鱼草根、牛膝、仙鹤草各9-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结核病:苦叶苗500g,白芨60g。共研细面,每服6g,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长20-40cm。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针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以色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山苦荬。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无毛。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5cm,宽1-2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成窄叶柄,全缘或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茎生叶1-2枚,无叶柄,稍抱茎。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聚伞花序;总苞长7-9mm,外层总苞片卵形,内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舌状花黄色或白色,长10-12mm,先端5齿裂。瘦果狭披针形,稍扁平,红棕色,长4-5mm,喙长约2mm,冠毛白色。花期4-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道地产区
主产我国北部、南部及东部。自产自销。山东、河南、新疆等地有以其带花果的干燥全草,作“败酱草”药用,应注意鉴别。
生长环境
生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山苦荬的功能,山苦荬的主治,山苦荬的功效,山苦荬的用法用量,山苦荬的价格,山苦荬的临床应用,山苦荬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