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南川升麻

别名

小升麻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寒。归胃、肝经

毒性

小毒(《中华本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疏风透疹,升阳举陷。

主治

治疗斑疹不透,咽喉肿痛,劳伤,中气下陷,泻痢下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反乌头。

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祛瘀消肿,降低血压。”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治咽喉干痛,劳伤,跌打损伤。”

3.《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咽喉干痛:南川升麻3克。嚼含口中,逐渐咽下。

2.治劳伤内损:南川升麻(切片)60~90克,加白糖炖汁。分次服。

3.治劳伤、腰腿痛:南川升麻、四块瓦各6克,红三七、钮子七各3克,红毛七9克,白酒500克。浸泡成酒剂。每日早、晚各服1酒盅。

4.治疖毒:南川升麻,加盐捣烂敷患处。(以上均出自《湖南植物志》)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疏风透疹,升阳举陷。

主治

治疗斑疹不透,咽喉肿痛,劳伤,中气下陷,泻痢下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反乌头。

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祛瘀消肿,降低血压。”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治咽喉干痛,劳伤,跌打损伤。”

3.《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咽喉干痛:南川升麻3克。嚼含口中,逐渐咽下。

2.治劳伤内损:南川升麻(切片)60~90克,加白糖炖汁。分次服。

3.治劳伤、腰腿痛:南川升麻、四块瓦各6克,红三七、钮子七各3克,红毛七9克,白酒500克。浸泡成酒剂。每日早、晚各服1酒盅。

4.治疖毒:南川升麻,加盐捣烂敷患处。(以上均出自《湖南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根茎呈不规则长条块状,多分枝,成结节状,长6~13cm,直径2~3.5cm。表面黑褐色,粗糙,上面有圆形空洞状的茎基痕,直径0.7~2cm,高0.5~2cm,内壁黑色,平坦,洞深;下面有坚硬的残存须根。体实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性,具放射状纹理,木部黄绿色,鳞片状,具裂隙;髓部黑褐色。气微,味苦而稍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莨科植物南川升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微具槽,无毛,光滑。下部和中部的茎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有长柄;叶片三角形,宽达40厘米;顶生小叶具长柄,卵形,稍带革质,长9-15厘米,宽5.5-14.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斜宽卵形,比顶生小叶片为小,长5-9.5厘米,宽4-8.5厘米,两面均无毛;叶柄长达22厘米,近无毛;上部茎生叶一回三出,花序具分枝4-8条,分枝长3-14.5厘米;轴及花梗密被灰色短毛;花小,直径约4毫米;花梗长3-4毫米;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萼片4-5,宽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长3-4毫米,宽2.5-3.2毫米;退化雄蕊椭圆形,长约3.8毫米,宽约2.2毫米,顶端二浅裂,有两个白色的附属物;雄蕊长4-7毫米,花药淡黄色,宽椭圆形,长约0.6毫米,花丝狭线形;心皮3-5(6),长约1.5毫米,在花期时具短柄,花后期时柄稍延长,光滑,无毛或近无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国四川南川。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

,,南川升麻的功能,南川升麻的主治,南川升麻的功效,南川升麻的用法用量,南川升麻的价格,南川升麻的临床应用,南川升麻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