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肺经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杀虫,活血消肿。
主治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药理作用
苦檀叶的提取物对逆病毒转录酶有很强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便方》:“(治)一切皮风,叶煎洗。”
2、《贵州民间药物》:“治癣疥,煎水洗或捣烂敷。”
3、《福建药物志》:“消肿散结,治小腿腓肠肌脓肿。”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疥癣:苦檀子叶熬水洗患处;或将叶捣烂,包敷癣上。(《贵州草药》)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杀虫,活血消肿。
主治
皮肤麻木,癣疥,脓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药理作用
苦檀叶的提取物对逆病毒转录酶有很强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便方》:“(治)一切皮风,叶煎洗。”
2、《贵州民间药物》:“治癣疥,煎水洗或捣烂敷。”
3、《福建药物志》:“消肿散结,治小腿腓肠肌脓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疥癣:苦檀子叶熬水洗患处;或将叶捣烂,包敷癣上。(《贵州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洗净,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
形态特征
厚果崖豆藤,又名厚果鸡血藤。巨大藤本,长达15米。幼年时直立如小乔木状。嫩枝褐色,密被黄色绒毛,后渐秃净,老枝黑色,光滑,散布褐色皮孔,茎中空。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叶柄长7-9厘米;托叶阔卵形,黑褐色,贴生鳞芽两侧,长3-4毫米,宿存;小叶6-8对,间隔2-3厘米,草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圆钝,上面平坦,下面被平伏绢毛,中脉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绒毛,侧脉12-15对,平行近叶缘弧曲;小叶柄长4-5毫米,密被毛;无小托叶。总状圆锥花序,2-6枝生于新枝下部,长15-30厘米,密被褐色绒毛,生花节长1-3毫米,花2-5朵着生节上;苞片小,阔卵形,小苞片甚小,线形,离萼生;花长2.1-2.3厘米;花梗长6-8毫米,花萼杯状,长约6毫米,宽约7毫米,密被绒毛,萼齿甚短,几不明显,圆头,上方2齿全合生;花冠淡紫,旗瓣无毛,或先端边缘具睫毛,卵形,基部淡紫,基部具2短耳,无胼胝体,翼瓣长圆形,下侧具钩,龙骨瓣基部截形,具短钩;雄蕊单体,对旗瓣的1枚基部分离;无花盘;子房线形,密被绒毛,花柱长于子房,向上弯,胚珠5-7粒。荚果深褐黄色,肿胀,长圆形,单粒种子时卵形,长5-23厘米,宽约4厘米,厚约3厘米,秃净,密布浅黄色疣状斑点,果瓣木质,甚厚,迟裂,有种子1-5粒;种子黑褐色,肾形,或挤压呈棋子形。花期4-6月,果期6-11月。
分布区域
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
,,苦檀叶的功能,苦檀叶的主治,苦檀叶的功效,苦檀叶的用法用量,苦檀叶的价格,苦檀叶的临床应用,苦檀叶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