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鳗鲡鱼骨

别名

蛇鱼骨

性味归经

味咸,性平。归大肠、肝、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杀虫,敛疮。

主治

疳痢,肠风崩带恶疮,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炙,研末,适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外敷;或烧烟熏。

相关论述

《纲目》:“炙研入药,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烧熏痔瘘,杀诸虫。”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一切恶疮:蛇鱼骨杵末,入诸色膏药中相和合敷上,纸花子贴之。(《经验方》)

附注

《本草纲目》将鳗鲡鱼头与骨共同入药。其功效主治相同。

功效作用

功能

杀虫,敛疮。

主治

疳痢,肠风,崩带,恶疮,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炙,研末,适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外敷;或烧烟熏。

相关论述

《纲目》:“炙研入药,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烧熏痔瘘,杀诸虫。”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一切恶疮:蛇鱼骨杵末,入诸色膏药中相和合敷上,纸花子贴之。(《经验方》)

附注

《本草纲目》将鳗鲡鱼头与骨共同入药。其功效主治相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获。捕后,除去内脏,洗净,去肉取骨,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用水浸泡,除去残肉,洗净,干燥,粉成细粉。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鳗鲡科动物鳗鲡。

形态特征

体细长,呈蛇形,长约40cm左右,最长可达130cm左右。头尖长,吻短钝,平扁。眼小,位于口角上方。口大,口裂微斜,伸达眼的后缘。下颌稍长于上颌,唇发达,上下颌及犁骨均具尖锐细牙,带状排列。鳃孔小。测线发达。鳞细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体表多粘液。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较距鳃孔为近,鳍条235,与尾鳍相连。臀鳍低平,鳍条215,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圆形,无腹鳍,体背灰黑色,侧上缘暗绿色,腹部白色。

,,鳗鲡鱼骨的功能,鳗鲡鱼骨的主治,鳗鲡鱼骨的功效,鳗鲡鱼骨的用法用量,鳗鲡鱼骨的价格,鳗鲡鱼骨的临床应用,鳗鲡鱼骨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