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宜昌荚蒾
性味归经
味涩,性平。归肝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蒾9g,木防己24g,豨莶草15g,摇竹消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附注
1、果可榨油。
2、茎皮可提取纤维。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
主治
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蒾9g,木防己24g,豨莶草15g,摇竹消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附注
1、果可榨油。
2、茎皮可提取纤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段、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
形态特征
宜昌荚蒾,又名野绣球、小鱼辣树、对叶散花、猪婆子藤、糯米条子、糯米条荚蒾、猪肉苗、糯米柴、山小珠、白老奶别、羊屎子树。落叶灌木,高达3m。幼枝密被星状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对外鳞片。叶对生;叶柄长3-5mm,有钻形托叶;叶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牙齿,叶面粗糙,上面疏生有疣基的叉毛,下面密生星状毡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9对,伸达齿端,与叶主脉在叶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复伞形聚伞花序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直径2-4cm,有毛;有总梗,第一级辐射枝5条;苞片和小苞片线形,长4-5mm;花生于第2至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5萼齿微小,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6mm,裂片圆卵形,稍长于花冠筒;雄蕊5,稍短至等长于花冠。核果卵圆形,长约7mm,红色;核扁,具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4-5月,果期6-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广东、广西。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宜昌荚蒾的功能,宜昌荚蒾的主治,宜昌荚蒾的功效,宜昌荚蒾的用法用量,宜昌荚蒾的价格,宜昌荚蒾的临床应用,宜昌荚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