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心叶野海棠

别名

鸡窝红麻、向天葫芦、红水麻叶、山红活麻、罐罐草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活血止血。

主治

用于咳嗽,手脚麻木,血痢,鼻衄,胃出血,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或研末敷。

注意事项

忌辛燥食物。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搔痒症:可与地瓜藤根、蒲公英、血当归、虎耳草、兔耳风、阳雀花根等同用,煎水洗。

2、小儿吐清水:常与藿香配用,煎水服。(1-2方出自《南充常用中草药》)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活血止血。

主治

用于咳嗽,手脚麻木,血痢,鼻衄,胃出血,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或研末敷。

注意事项

忌辛燥食物。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搔痒症:可与地瓜藤根、蒲公英、血当归、虎耳草、兔耳风、阳雀花根等同用,煎水洗。

2、小儿吐清水:常与藿香配用,煎水服。(1-2方出自《南充常用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野牡丹科植物心叶野海棠。

形态特征

亚灌木,高约20厘米,稀达50厘米;茎圆柱形,具分枝,幼时钝四棱形;与叶柄、花梗花萼均密被柔毛及腺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长5-10厘米,宽3-5.5厘米,边缘具细锯齿,齿尖具刺尖,具微柔毛状缘毛,基出脉7条,近边缘的两条不甚明显,幼时两面密被微柔毛,以后略有脱落,叶面基出脉及侧脉平整,背面脉均隆起,细脉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聚伞花序顶生,有花3-7朵,长1-2厘米,花梗长约14毫米;花萼钟状漏斗形,管长约5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腺毛;花瓣红色或紫红色,卵形,1侧偏斜,顶端急尖,外面上半部被微柔毛,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雄蕊4长4短,长者长约18毫米,花药线状披针形,微弯,长约7毫米,药隔下延成柄,长约1.5毫米,短者长约10毫米,花药披针形,长约5毫米,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半下位,卵形;顶端具膜质冠,冠缘具啮蚀状细齿,具腺点。果未详。花期约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约600m的山坡林下湿润处或林缘草丛中。

,,心叶野海棠的功能,心叶野海棠的主治,心叶野海棠的功效,心叶野海棠的用法用量,心叶野海棠的价格,心叶野海棠的临床应用,心叶野海棠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