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树刁
别名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归脾经
毒性
无毒《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脾益血,解毒消痈。
主治
用于脾虚血少,头昏食少,倦怠乏力,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解热毒,搽疮疡。治痈疽肿毒,疗疮疥癞。”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男妇虚证,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水煎服。此方之义,效古书八珍汤。葳参补气,丹参补血。(《滇南本草》)
2、治疮:树刁,蟾酥。捣涂患处。(《四川中药志》1960年)
,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脾益血,解毒消痈。
主治
用于脾虚血少,头昏食少,倦怠乏力,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解热毒,搽疮疡。治痈疽肿毒,疗疮疥癞。”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男妇虚证,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水煎服。此方之义,效古书八珍汤。葳参补气,丹参补血。(《滇南本草》)
2、治疮:树刁,蟾酥。捣涂患处。(《四川中药志》1960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植物点花黄精。
形态特征
根状茎多少呈连珠状,直径1-1.5厘米,密生肉质须根。茎高(10-)30-70厘米,通常具紫红色斑点,有时上部生乳头状突起。叶互生,有时二叶可较接近,幼时稍肉质而横脉不显,老时厚纸质或近革质而横脉较显,常有光泽,卵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5-5厘米,先端尖至渐尖,具短柄。花序具2-6(-8)花,常呈总状,总花梗长5-12毫米,上举而花后平展,花梗长2-10毫米,苞片早落或不存在;花被白色,全长7-9(11)毫米,花被筒在口部稍缢缩而略呈坛状,裂片长1.5-2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1.5-2毫米;子房长2-2.5(-4)毫米,花柱长1.5-2.5毫米,柱头稍膨大。浆果红色,直径约7毫米,具8-10余颗种子。花期4-6月,果期9-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岩石上或附生树上。地。
,,树刁的功能,树刁的主治,树刁的功效,树刁的用法用量,树刁的价格,树刁的临床应用,树刁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