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一点血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一点血,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一点血秋海棠BegoniawilsoniiGagnep.的根茎。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养血补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

功效作用

功能

养血补血,散瘀止痛。

主治

用于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绞汁,炖肉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止血。治吐血,肾病黄肿,蛇咬伤,妇女干病。”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病后体虚、妇女带下、支气管扩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

相关配伍

1、治虚弱带下:一点血,一朵云,共研末,炖肉冲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2、治血虚经闭:一点血、鹿衔草各30g,牛膝10g,蓝布政15g。炖鸡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3、治红崩白带,女子干病:一口血15-30g。炖肉或鸡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4、治冲任不固的崩漏,劳伤吐血,咯血:一点血60g,阴地蕨30g。炖鸡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功效作用

功能

养血补血,散瘀止痛。

主治

用于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绞汁,炖肉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止血。治吐血,肾病黄肿,蛇咬伤,妇女干病。”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病后体虚、妇女带下、支气管扩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

相关配伍

1、治虚弱带下:一点血,一朵云,共研末,炖肉冲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2、治血虚经闭:一点血、鹿衔草各30g,牛膝10g,蓝布政15g。炖鸡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3、治红崩白带,女子干病:一口血15-30g。炖肉或鸡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4、治冲任不固的崩漏,劳伤吐血,咯血:一点血60g,阴地蕨30g。炖鸡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后采挖取根茎,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粗壮横走,呈不规则长块状,长约2.7cm,直径约2.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密生须根,残留茎的基部有棕黄色长绒毛。质地柔软,易折断,断面呈红色,气微,味甘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秋海棠科植物一点血秋海棠。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横走,粗壮,呈念珠状,长2-5cm,直径8-12(-15)mm,表面凹凸不整,节间长6-8mm,周围长出多数细长纤维状之根。叶全部基生,通常1(-2),具长柄;叶片两侧略不相等至明显不相等,轮廓菱形至宽卵形,稀长卵形,长12-20cm,宽8-18cm,先端长尾尖,基部心形,微偏斜至甚偏斜,窄侧呈圆形,宽侧下延长1-2cm,呈宽圆耳状,边缘常3-7(-9)浅裂,裂片三角形,并有大小不等三角形之齿,齿尖常有短芒,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有时两面均带暗紫色,两面近无毛,掌状6-7条脉,窄侧2-3条,宽侧3-4条,脉均直达叶缘;叶柄长11-19(-25)cm,近无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早落。花葶高4-12cm,柔弱,无毛;花粉红色,5-10朵,排成2-3回二歧聚伞状,花序梗长8-35(-50)mm,无毛;花梗柔弱,长1-1.8(-22)cm,无毛;苞片和小苞片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先端渐尖;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卵形至宽卵形,长1-1.4cm,宽8-10mm,先端圆,基部近圆形,外面无毛,内轮2枚,长圆倒卵形,长约8mm,宽约4mm,先端圆,基部楔形,雄蕊8-10枚,花丝长2-3mm,离生,花药倒卵长圆形,长约2mm,顶端圆或微凹;雌花:花被片3,外轮2枚,宽长圆形或近圆形,长约10mm,宽约9mm,先端圆,内轮1,椭圆形,长5-6mm,宽约2mm,先端钝,基部楔形;子房纺锤形,无毛,3室,有中轴胎座,每室胎座具1裂片;花柱3,基部或1/2的部分合生,柱头3裂,顶端向外膨大呈头状或环状并带刺状乳突。蒴果下垂,果梗长1-1.5cm,无毛,轮廓纺锤形,长1-1.2cm,直径3-5mm,无毛,无翅,具3棱;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花期8月,果期9月开始。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阴湿石岩处。

,,一点血的功能,一点血的主治,一点血的功效,一点血的用法用量,一点血的价格,一点血的临床应用,一点血的不良反应